![]()
北京時間11月6日,2025中英職業足球青訓交流會在海口觀瀾湖會議中心舉行。中足聯理事長李克敏、副理事長楊旭和多位英超青訓專家一起聊了聊中國足球的未來。
前阿森納隊長、現阿森納青訓經理默特薩克在會上直言不諱:中國足球需要培養自己的超級球員,不能總等著出現像道曼那樣的天才。
![]()
英國專家看到了什么
默特薩克和其他英超青訓專家先看了兩場中國U15比賽。他們發現中國小球員很有紀律性,戰術執行很到位。
“球員們控球、組織很緊密,無球時也保持了緊湊,這讓我印象深刻。”默特薩克說。
但問題也很明顯。布萊頓教練發展主管本·史密斯指出:“中國球員太聽教練的話了,這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成長。教練需要放手,讓球員自己去做決定。”
為什么中國球員長大后就不行了
前國腳于大寶在交流中說出了一個殘酷現實:“中國球員在15歲前和英國球員差距不大,但18歲后差距越來越大。”
他解釋說,英國小球員在15歲時就能自己開會討論戰術,然后告訴教練該怎么打。而中國球員習慣了聽指揮,缺乏自己思考的能力。
“比賽場上攻防轉換就在一瞬間,這時候需要球員自己決策,教練喊破嗓子也沒用。”于大寶說。
天才不是等來的
默特薩克以阿森納15歲天才道曼為例,說明天才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道曼14歲就開始和U18、U19甚至U21的球員一起訓練比賽。我們是一步步給他挑戰,讓他做好準備。”
他強調,這種超級球員可遇不可求,但好的青訓體系能夠及時發現并培養這樣的苗子。
教練該怎么做
英國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青訓教練需要改變角色。
“勝利很重要,但不能犧牲球員發展。”桑德蘭青訓經理尼科爾斯說,“過了幾年,你可能不記得某場比賽的比分,但會記得某個球員在合適的位置上得到了鍛煉。”
本·史密斯建議中國教練在比賽中要“懶”一點:“別總是場邊大喊大叫,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們。”
未來路在何方
默特薩克八年前就來過中國,當時他就說過年輕球員要學會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判斷。如今看來,這個問題依然存在。
中國青訓需要在保持紀律性優勢的同時,培養球員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只盯著眼前的比賽成績,要看重球員長遠發展。
“我看到的一切組織性都很強,但誰會成為超級球員?需要培養這樣的人才,他能夠帶領整支球隊和他個人走上高峰。”默特薩克最后說。
這條路很長,但方向已經很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