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2025年度“南開十杰”評審結果揭曉
10位不同學科的優秀南開青年獲此殊榮
他們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志向
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行科研攻關
回應時代課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頂天”與“立地”之間綻放創新才華
用行動書寫青春華章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風采吧
張紹晗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博士生
![]()
張紹晗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健康,特別是化學污染物生殖健康與毒理。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7篇,申報專利2項。此外還曾獲得國家獎學金、紫金全興環境基金優秀學子獎、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2次)、南開大學研究生三好學生、天津市優秀本科生畢業論文等榮譽。
![]()
張紹晗參與5項省部級/國家級科研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的資助,以及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公派留學項目資格。她多次參與國際/全國性會議或志愿服務活動,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為環境健康研究貢獻了寶貴力量,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感和擔當。
吳大娟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博士生
![]()
吳大娟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馬克思政治經濟思想史與當代資本主義新形態。她熱愛科研,在《思想理論教育》《當代經濟研究》《經濟學家》等知名期刊發表論文16篇,其中CSSCI論文9篇,1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2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篇入選“中國知網高PCSI論文、高被引論文、高下載論文”。曾獲國家獎學金(2次)、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3次)、南開大學學術競賽類專項獎學金1次、南開大學研究生三好學生等榮譽。
![]()
吳大娟入選2024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TOP1%,主持1項省級科研創新項目,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文社科基金項目4項,參編出版專著1本,多篇論文被馬克思主義研究網、中國政治經濟學智庫等權威平臺轉載。她曾受邀參加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舉辦的高水平學術論壇,并作主題報告與分享,充分展現南開學子創新作為、奮楫爭先的精神風貌。
江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博士生
![]()
江永的研究方向為稀土材料化學,截至目前,他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SCI論文25篇(中科院一區23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ChemSoc. Rev, J.Am.Chem.Soc., Adv.Mater., Angew.Chem.Int. Ed., ACSNano 等期刊發表論文16篇,總被引900余次,高被引3篇。其研究成果在稀土能源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為提高我國稀土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水平貢獻了力量。他曾獲得國家獎學金(2次)、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2次)、南開大學三好學生、省級優秀畢業生和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榮譽稱號。
![]()
江永主持了首批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并以骨干身份參與科技部新材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他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受邀參加國際材聯亞洲材料大會、第九屆世界材料高峰論壇、美國化學會春季年會亞太地區無機化學分會,并榮獲優秀報告獎等榮譽。在科研工作之外,他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長期擔任實驗室安全員,為實驗室安全保駕護航。
王天恒
文學院2022級博士生
![]()
王天恒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語言學和語音技術。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8篇,其中以獨立作者身份在東亞語言學研究領域頂尖期刊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發表論文,利用新發現的早期錄音,首次實現漢語聲調百年演變的定量刻畫,填補領域空白;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子刊PNAS Nexus發表論文,揭示語言響度與氣溫的關系,獲全球29家媒體報道。王天恒以技術賦能語言學研究,開發跨語言國際音標識別系統,大幅提升語料標注效率,受邀在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展示;同時,深耕傳統音韻學,攻克中古漢語“二等韻”構擬難題,榮獲兩項國際獎項。
王天恒以實際行動踐行語言學研究者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深入黑龍江最后三個有滿語留存的鄉村,搶救性記錄滿語,并將一手材料帶回實驗室,助力瀕危語言的數智化保護。王天恒在網絡平臺持續開展音韻學和古文字學科普,推動“冷門絕學”走向大眾,吸引16萬關注者,3次獲得知乎獎項,5篇創作入選知乎日報。
倪欣悅
旅游與服務學院2022級博士生
![]()
倪欣悅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數字文旅,特別是文旅可持續數智助推方向,是“南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首屆研究生。她以第一作者在“TM”等旅游學科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3篇,累計影響因子30.1;擔任ATR等期刊審稿專家。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等。
![]()
立足中國旅游實踐開展世界前沿創新研究,倪欣悅在世界舞臺講述中國旅游故事,踐行南開學子“知中國,服務中國”的擔當。她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作為核心成員開展國家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研究,緊扣“雙碳”目標與人工智能開展前沿探索;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等多項研究。她持續拓展學術交流廣度與深度,在聯合培養期間承擔全英文授課任務,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課堂;還赴英國薩里大學訪學,并多次在國際會議中宣講研究成果,發出中國聲音。通過教研融合,她積極代表南開走向國際化舞臺,彰顯南開學生的青春風采。
黃勇康
物理科學學院2022級博士生
![]()
黃勇康在理論物理領域潛心鉆研,學習成績優異,科研成果突出。研究生期間深耕高能理論物理研究,聚焦重味物理與量子色動力學,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JHEP)、Physical Review D (PRD)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3篇發表于頂級期刊,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學術影響力。他曾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包括“重味物理與量子色動力學研討會”“重味物理與CP破壞研討會”等,在會議上進行學術報告。
黃勇康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在理論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以實際行動詮釋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理想與擔當。
董家斌
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2022級博士生
![]()
董家斌聚焦“雙碳”目標需求,長期致力于高效低成本硒硫化銻太陽電池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Energy、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5篇,總引用469次,總影響因子超過110,先后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南開大學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其科研成果先后獲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權威機構認證,研究水平位居國際前列。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4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并作口頭報告,獲相關會議“優秀閃報”獎,并擔任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期刊審稿人。
![]()
董家斌創建“銅基薄膜材料與器件”科研公眾號,致力于前沿知識分享,提升學術公共影響力。他曾擔任光電所碩博第二黨支部書記,積極推動科研與黨建深度融合,展現新時代青年黨員的擔當與風采。科研之外,他熱愛運動與公益,積極參加晨跑、馬拉松等活動,以行動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精神,在學術探索與社會實踐中不斷奔跑發光。
宋健文
生命科學學院2024級博士生
![]()
宋健文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有機分子探針與高分辨率生物醫學成像。以獨立一作身份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2篇,首次報道了高對比度近紅外二區光聲成像在血栓疾病中的應用,大幅提高光聲成像的組織穿透和靈敏度,為重大疾病的早期精準診斷和預防干預提供了新范式。迄今共發表SCI論文14篇,累計影響因子為178,ESI高被引論文一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項,并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項。曾獲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南開大學研究生優秀共產黨員、研究生三好學生等榮譽。
![]()
宋健文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資助,并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他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多次獲得優秀報告獎等榮譽。未來,他將繼續埋頭生物醫學成像材料領域,為科研強國貢獻力量。
曾偉美
化學學院2023級博士生
![]()
曾偉美長期聚焦有機電化學前沿領域的研究,致力于發展綠色、高效的電合成新方法,曾獲得國家獎學金、萬香優秀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博騰未來星二等獎學金、南開大學三好學生稱號、重慶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多項榮譽。
始終胸懷科技報國之志,曾偉美努力在科研上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2025年,她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國際高水平期刊J. Am. Chem. Soc.、Chem. Soc. Rev.及Chin. Chem. Lett.發表論文3篇,迄今累計發表SCI論文7篇,總影響因子超過90,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她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獲第六屆京津有機化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優秀口頭報告獎。
孫聰玲
歷史學院2022級博士生
![]()
孫聰玲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社會史,特別是近代婚姻家庭史及性別史。她在SSCI二區TOP期刊、CSSCI來源集刊、北大核心期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曾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研究,進行資料搜集與文章撰寫工作;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一等獎、南開大學專項獎學金、南開大學研究生三好學生、南開大學2024年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等榮譽。
![]()
孫聰玲求真求新,立志深耕學術,多次參加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并作論文報告,包括“第九屆/第十屆中國二十世紀婚姻·家庭·性別·性倫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歷史社會學分論壇”“北京大學第二十屆史學論壇”等。她求通知用,躬身教學實踐,曾在多所全國知名中學參與實習工作,并憑借清晰的職業規劃與卓越的綜合素養,在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中斬獲全國總決賽金獎,充分展現了南開公能精神與時代新人風采。
潛心科研勇攀登
腳踏實地向前走
他們還將繼續向著未來追夢發光
期待更多南開人以自信昂揚的姿態
與國家共進,和時代同行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
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來源:南開大學融媒體中心 黨委學生工作部
記者:高雨桐
攝影:張羽茜
部分圖片由各學院提供
美工:沙奕彤
編輯:肖瑞陽 梁煊
審核:吳軍輝 李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