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鐵電氣化局西安電化公司大連地鐵設備設施維保項目完成大連地鐵5號線全線變電所繼電保護試驗工作。這標志著5號線運維模式實現關鍵躍升——從傳統的“事后搶修”全面轉向“事前預防”,正式邁入以數據驅動、精準預判為核心的智能運維新階段。
![]()
據介紹,本次試驗歷時兩個月,不僅是對地鐵供電系統“心臟”與“神經網絡”的一次深度健康篩查,更是一次系統性效能優化,旨在主動識別隱患、提前干預風險。
繼電保護系統作為地鐵供電安全的“最后一道關卡”,其可靠性直接決定了突發故障發生時能否迅速、準確地切除故障點。隨著設備長期運行,元器件性能會逐漸出現細微劣化,保護定值亦可能發生漂移。通過定期開展預防性試驗,可主動、全面地檢測系統狀態,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亞健康”隱患,確保這一關鍵系統始終處于最佳戰備狀態。
試驗期間,技術人員嚴格遵循技術規程,對全線19座變電所、268臺保護裝置開展地毯式排查。工作內容不僅涵蓋常規的保護功能測試與定值核對,更聚焦于裝置內部元件性能檢測、絕緣狀況評估及歷史動作記錄的深度分析。通過模擬多種嚴苛工況,全面驗證系統在長期運行后的響應特性,確保其動作精準、速動可靠,誤差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相當于為整套保護系統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的“保養”與“校準”,顯著提升了設備應對突發故障的靈敏性與可靠性。(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兵 通訊員 盧佳漩 董松)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