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家長讓女兒佩戴“能量石”保平安,攜帶三個月以來,經常無故流鼻血。經檢測此物輻射超標112倍,攜帶一小時相當于拍5次X光!!!
![]()
所謂的“能量石”不僅保不了孩子平安,反而會害了孩子,若不是過海關時被攔下,孩子很可能會繼續長期攜帶,后果不堪設想。
不得不感慨,有時候,家長的無知真的會給孩子帶來致命的危害。
那在養娃路上,你還聽說過、相信過、甚至用過哪些偏方呢?
![]()
各種奇葩的退燒方法
如果寶寶發燒了,你會怎么辦?99%的家長第一反應應該是送醫問診。然而,也有很少一部分家長,在用偏方作妖。
福州一個未滿月的男嬰發燒,家長第一時間沒有送醫,而是找來偏方,用銀手鐲煮水喝,用珍珠粉泡水喝,用酒精擦身,理由是“擔心寶寶太小,用藥對身體不好。”
![]()
結果等次日再就醫時,寶寶已經停止了呼吸。對醫生開的藥不信任,卻蜜汁自信地相信偏方有用且無害?邏輯清奇。
除此之外,什么雞蛋清敷額頭、姜片/蒜片貼腳底、蔥白煮水、灌腸退燒等奇葩方法,咱千萬別嘗試了,這哪是給寶寶退燒,簡直就是在折磨寶寶啊。
還有捂熱退燒也很常見。當孩子發燒時,總有這樣一些聲音:“多蓋一床被子,捂一身汗就好了。”
但是!對于寶寶來說,發燒不能捂。
因為當寶寶發熱時,肢體循環會變差,捂汗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其癥狀包括:缺氧、脫水,嚴重者甚至會呼吸衰竭、腦水腫、休克。(PS:酒精擦浴退熱也是不可取的)
正確處理方法:
首先,未滿3個月的寶寶,體溫超過38℃時,應先就醫。
其次呢,稍大一些的寶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物理降溫:
當寶寶未到達38.5℃時,若精神狀態好,可讓寶寶多補充液體,通過自然出汗、排尿帶走身體的熱量。
也可提高室內溫度后適當減少寶寶的衣物,幫助身體散熱。
口服退燒藥:
若物理退燒不管用,燒到了38.5℃(有熱性驚厥史的寶寶為38℃),或沒啥精神,就得服用退燒藥了。
![]()
![]()
燙傷了涂牙膏、醬油
說起這個相信很多寶爸寶媽會深有感觸,小時候一不小心燙傷了手指或者胳膊,家長就會趕忙給涂上牙膏,說這樣能止痛還不留疤痕。
但其實,牙膏、醬油并沒有對傷口起到清涼散熱的作用,甚至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引發感染,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正確處理方法
? 一旦發生燒燙傷,牢記五個字:沖、脫、泡、蓋、送
①沖
迅速將燙傷的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動的冷水清洗傷口30分鐘。注意不是冰水,也不能冰敷。
![]()
②脫
可以在水中小心地脫去衣物,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的溫度(注意不要刮傷燙傷的皮膚),可用剪刀剪開衣服;不要強行剝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③泡
疼痛明顯者可將傷處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有助于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
冬季時,水溫不宜過冷,時間不宜過長,可以將泡換成敷冷毛巾,邊敷邊送醫。
④蓋
使用干凈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于傷口,減少外界污染刺激,保持創口清潔,不要涂抹任何藥物。
⑤送
經過冷水沖后,趕緊送至有燒傷專科的醫院進一步救治。程度較重的燒燙傷要及時就醫,就醫途中也可繼續冷敷。
![]()
涂母乳治療濕疹?
當寶寶身上起濕疹時,不知道你有沒有聽某位老人說過:“聽我的,奶水能殺菌,擠兩滴涂上就好了。”
你要是真信了這偏方,只有一個結果:寶寶濕疹越來越嚴重。
![]()
因為母乳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等營養物質,一旦涂在濕疹處,很容易滋生大量細菌。
而濕疹寶寶本身皮膚屏障已經受損,再加上細菌滋生,延誤治療不說,很可能刺激濕疹加重,堵塞毛孔,使汗液、皮脂分泌排泄受阻,形成汗腺炎和毛囊炎。
正確處理方法
若皮膚沒有破潰,或待破潰愈合后,可以選用溫和、無刺激的保濕霜,大面積、大量、充分地涂抹在皮膚上;
若皮膚有破潰,可以先涂抹氫化可的松、百多邦等消炎和止癢,等破潰愈合后,再充分涂抹保濕霜。
![]()
卡魚刺了吞飯咽饅頭或喝醋
吃魚不下心卡了魚刺,大人都說趕緊喝點醋或者吞點飯吃口饅頭咽下去就好了。
其實醋無法在食道停留軟化魚刺,而吞飯咽饅頭嚴重可能會喪命!
你以為卡在喉嚨里的魚刺會這樣:

但是事實很可能是這樣:

甚至這樣:

所以被魚刺卡了,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吞咽」的方法。
正確處理方法
①咳嗽
一旦被魚刺卡住,先立即停止進食,連水也不要喝,能夠避免食物挾裹異物對食道和胃腸造成二次傷害。緊接著,可以低頭彎腰,試著用力咳嗽,很多時候,細小的魚刺會隨著氣流沖出來。
②抓緊催吐
停止進餐之后,建議在第一時間進行催吐,讓咽喉部肌肉出現松動,爭取可以嘔出魚刺。
③關注魚刺的卡位深淺,及時做出“救援”
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感覺判斷卡住的位置,也可以讓家里人看下卡刺的位置,用手電筒等明亮光源查看咽喉部位,假設肉眼完全可 以看得到,位置很淺,可以用筷子或者鑷子輕輕的將魚刺取出。
④去醫院,找醫生
如果感覺魚刺位置較深,或者魚刺非常粗大,扎得嚴實,就不要自己亂來,一定要到醫院請專業醫生幫忙,這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
噎食后喂水、拍背?
上海一位媽媽給1歲的孩子喂輔食,有胡蘿卜粒、玉米粒等。
正吃得開心,突然孩子咳了一聲,臉色發紫,喘不上氣。嚇壞的媽媽趕緊用手摳孩子嘴里的食物,拍后背,但孩子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反而臉色越來越紫,整個人開始癱軟了。
當寶寶噎食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喂水、拍背,但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學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讓孩子將異物咳出。主要操作要領如下:
↓↓↓嬰幼兒
1、先讓嬰兒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頭部稍向下前傾,在其背部兩肩胛骨間拍背5次,依患者年紀決定力量的大小。
2、再將嬰兒翻正,在嬰兒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用力壓胸5次。
3、循環1、2步驟直到異物吐出。
![]()
↓↓↓成人及兒童
1.在其身后,雙手臂環抱住腰部,左手握拳,放在肚臍稍上方。
2. 另一只手抓住握起的拳頭,然后向內上方快速反復沖擊腹部。
![]()
最后,護媽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家長,我們要相信科學,用科學“武裝”自己,有問題及時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別讓無知傷了孩子還不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