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固陽縣人民法院
媒 體 之 聲
法治日報
近日,法治日報刊登了固陽縣人民法院題為《內蒙古固陽縣興順西法庭高效化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一同品讀這篇報道,感受固陽縣人民法院在維護公平正義道路上的堅守與擔當,見證法治建設進程中的基層實踐力量!
![]()
“土地邊界終于厘清了,明年能安心種莊稼了!”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興順西鎮下圪妥忽洞村的爭議耕地旁,隨著最后一處邊界地標夯土完成,一起僵持多日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得以徹底化解。
固陽縣法院興順西法庭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聯合鎮司法所、村委會、綜合執法大隊等多方力量,通過先行調解、實地測繪、精準裁判等舉措,既解開了當事人的“土地心結”,也維護了農村土地承包秩序的穩定。
案情簡介
原告薛某與被告趙某系兩個不同村組的村民,兩家承包地相鄰且正好位于兩村交界,因歷史原因土地邊界標識模糊。近年來,隨著耕地流轉價值提升,雙方因邊界劃分多次發生爭執,甚至影響到農作物耕種。無奈之下,薛某向興順西“興楓橋”多元調解室尋求幫助,要求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邊界并排除妨害。
以和止爭
“興楓橋”多元調解室受理糾紛后,第一時間啟動“法庭+司法所+村委會”聯動調解機制。法庭聯合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村委會干部組成調解小組,先后兩次組織雙方當事人座談。調解中,工作人員既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又結合村規民約和鄰里情誼耐心勸導,試圖通過協商劃定邊界。但因雙方對土地面積、歷史邊界記憶存在較大分歧,加之爭議地塊位處兩村交界,牽涉兩村劃界問題,兩次調解未能達成一致。
為盡快定分止爭,法庭將其轉入立案程序。針對案件核心的邊界認定問題,法庭主動聯系鎮綜合執法大隊,借助其專業測繪設備開展實地勘查。此后一個半月內,法庭干警與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先后4次深入爭議耕地,對照雙方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使用專業儀器進行測量、打點、標記,詳細記錄每一處地形特征,最終形成精準的測繪報告,清晰界定了兩家承包地的邊界范圍。
測繪結果出來后,法官再次組織雙方當事人到現場核對。面對清晰的測繪標記和數據,原本各執一詞的雙方逐漸放下爭執。法官趁熱打鐵,結合測繪報告和法律規定,從“鄰里和睦”“土地耕種便利”等角度再次進行調解。
最終,雙方接受了測繪結果,兩村都同意按新確定的邊界劃界,薛某也表示不再追究此前的妨害行為造成的損失,雙方當場握手言和。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邊界清了,人心才能安。”興順西法庭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法庭將繼續聚焦農村土地承包、鄰里關系等高頻糾紛,強化與基層治理部門的協作,以更精準、更高效的司法服務,守護農戶權益,助力鄉村和諧穩定。
![]()
編輯:固法融媒體工作室
審核:朱麗娜 楊靜茹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