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村,十天前的這次葬禮,成了大家議論的焦點,因為逝者在出殯的過程中,全村人竟然無人前往幫忙。
去世的人,當年曾在村里做會計,上世紀九十年代,他開始在周邊的縣市承包工程,在1998年那年,他帶著家人永遠地離開了村莊,聽說他們父子幾人,如今經營著多家酒店、加油站和商場,在多個大城市都有豪宅。
![]()
24年在外,村里的90后和00后,對他們家一無所知,由于他們離家后,一次都沒有回來過,因此,就連一些年紀大的人,對他們也越來越陌生了。
聽村里的大老執說,他們離家后,最初村里有什么事還和他們聯系一下,但都得不到任何回應,因此,后來村莊遇到紅白事,也就不再打擾他們父子了。久而久之,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他們淡忘了。
可是在十天之前,這戶人家開著四輛高檔豪車,齊刷刷地回到了老家的農村。原來,那個曾在村里做會計的老人,因為患病救治無效,去世了,但老人臨終前,希望能夠將自己安葬在家里的老林上。
于是,逝者的兩個兒子找到村干部,讓其幫忙協調一下,并承諾,如果來幫忙的話,都會得到相應的好處。
村干部一聽,頓時大為不快,但礙于面子,還是帶著逝者的兒子,去各家各戶勸說,原以為村里的鄉鄰會很看“好處”,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葬禮當天,除了大老執和幫忙燒菜的兩個廚師之外,其余的一個人也沒有到場。
![]()
別無他法,逝者的兒子只好讓大老執叫了一輛挖掘機,將父親的棺材吊至墓坑,整個過程顯得特別凄涼。
在我們老家的農村,有這樣一種風俗,如果誰家遇到白喜,大家出于對死者的尊重,村民即使家里有非常緊急的大事,也要暫時停下來前去幫忙,像去年秋收的時候,村里連續有兩個老人接連去世,但全村人都停下手中的活,接連三天在逝者家里幫忙做事,雖然影響了秋收秋種的進程,但大家都踐行了自己的義務。
其實,農村人似乎更講究禮尚往來。生老病死皆不可幸免,今天別人家的老人過世你來幫忙,主家就會記得這一份情誼,等著這份情誼發生在你家,他們也會竭盡全力來幫助你。
在此要奉勸那些自認為混得不錯,而瞧不起同村鄉鄰的人,哪怕你富可敵國,官至宰相,都不要忘本,家里無論紅白事,該回去就回去,不能回去的話,要及時讓人幫忙墊付賀禮。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濃濃的鄉情還是不能隨意拋棄。不要到了有一天需用人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到時大家看到的,肯定是一種冷清的場面。
![]()
當然,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喪儀已經愈發簡化,很多的過程儀式都消失了,白事也未必不能自家單獨操辦,但白事沒有同村其他人愿意來幫忙,實在是很丟人的一件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