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搞不懂什么是綜測、學分。當時我記得我4年前剛剛上大一那會兒,輔導員在班里提過,學分不夠影響畢業,綜測加分就可以沖獎學金,學分沒修滿后果很嚴厲。直接腦袋發懵,這三個詞從來沒聽過:到底要修滿多少分?什么是綜測?怎么才能拿獎學金?真的傻傻分不清。
所以就是這也參加一遍,那也參加一點,生怕哪一項不夠拖了后腿,結果大一每天忙著這些,暈頭轉向。不過今天你把這條看完,就能完全分清楚它們仨。
第一,來說學分。這玩意兒是你畢業的基礎,差一分你都別想拿畢業證。簡單講,你每上一門課,比如說高數、英語、專業課,只要你期末及格,就能拿到對應的學分。像我之前有個朋友,他大二的時候有一門課掛科了,大三的時候不僅耽誤實習,還比別人多熬了好幾個月的夜重修,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如果你想順利畢業,平時上課簽到啥的別漏掉,然后期末認真備考,基本上就能應付掉所有學分要求。
那第二,來看綜測,全稱就是綜合測評分數,這是獎學金、評獎評優的敲門磚。如果說績點看的是學習能力,那綜測看的就是你的綜合全面能力。我記得我大三那年想拿獎學金的時候,專業課排名雖然靠前,但綜測排名掉到了后面,結果差一點沒評上。
像你參加比賽或者志愿活動、當班干部、進學生會,甚至參加學校的講座,或者考四六級、計算機、普通話證書,都會算進綜測里面。而且講一個小眾的,你考了駕照一樣能加綜測分。想拿獎學金,千萬不要讓綜測拖了你的后腿。
那第三,就是工時,也叫志愿服務時長。我覺得我們那年讀大學的時候,畢業要求達到20~30個小時的志愿時長,說白了就是給每個大學生的公益任務。比如說學校或學院組織的一些志愿活動,包括去圖書館幫忙搬書啦,或者去社區服務老人啦,一次就能算你三四個、五六個小時。
我記得我當時去做杭州馬拉松的志愿者,去了幾天,好像就幾十個小時到手。一般你們班級或者志愿者服務群里面就會有志愿通知,有空報個名,既能幫到別人,還能多加工時。而且有些獎學金的評定也會需要工時的要求,去做志愿不僅能賺工時,還能幫助別人,一舉兩得。
好了,關于學分、綜測以及工時,今天就講到這里,是不是感覺比之前清晰了很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