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開封市求實外國語學校在其官方視頻號內發布了一條給班級學生發放50萬元獎學金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11月6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聯系到該學校,該校品宣部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發放的獎學金全部來自學生所繳學費,“這是我們學校多年來的傳統,每個學生都能分到,成績越好分得越多。”
![]()
班級內發放50萬元獎學金。(截取自視頻號“求實外國語學校”)
獎金源自學費 本學期共發放359萬元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獎學金的資金全部來源于學生學費,學校推行“學費返還式”激勵機制,核心是鼓勵學生勤奮學習。
“這學期一共發了359萬元,視頻里面發50萬元這個班級是獎金最多的,平時一個班級的獎學金大概在十幾二十萬元,這次這個班因為年級排名靠前的學生集中,所以數額比較大。”該工作人員介紹,在“學費返還式”的激勵機制下,成績最優異的一批學生可獲得全額學費返還,其余學生根據成績按照不同檔次進行返還,成績相對靠后的學生也能拿到千元獎學金,實現“每個學生都有份”。
機制已推行多年 每學期發放一次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一獎學金機制已在該校初中部推行了多年,成為學校的常規激勵機制。“成績最好的一批學生通過努力,三年都不用交學費,相當于免費上學。”該工作人員解釋,學校原本的基礎收費標準并不高,通過這種“學費返還”的形式,既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努力的回報。她提到,評選僅以成績為依據,因為“成績最公平、沒有爭議”,若加入其他評價維度,容易引發家長和學生的異議。
家長普遍支持 獎金可交由學生自主支配
對于這一政策,學生家長普遍表示支持。該工作人員透露,不少家長為孩子能“掙回學費”感到驕傲,即便孩子成績沒那么好,也認可該機制對孩子的激勵作用。
“我也采訪過學生和家長們,發現有的家長會選擇把這筆錢交給孩子自己支配,也有的會存一部分,給孩子一部分,孩子們也會拿這筆錢給父母買禮物。”該工作人員表示,以獎學金形式返還學費的核心意義在于用“真金白銀”的直觀激勵,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價值,“我們覺得這種方式比家長的口頭叮囑更能觸動孩子。”
(來源:大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