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八一建軍節,長沙市第六中學為11名考入軍事、公安及警察院校的畢業生舉行了一場莊嚴而溫情的歡送會。他們中,有人即將翱翔藍天,成為空軍飛行員;有人即將步入警營,守護一方平安。這一場景,不僅是學子人生的重要時刻,更是一所百廿名校紅色基因的當代映照。
歷史傳承:教育報國融入血脈
長沙市第六中學深厚的軍警特色,植根于學校百余年辦學歷史中生生不息的報國傳統。從創校先賢熊希齡先生確立“教育報國”的初心,到陳明仁將軍從兌澤中學畢業,1995被授勛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從黃祖洽院士在校求學后投身“兩彈”事業、成為“兩彈一星”杰出貢獻者;到王應林、黃柯棣、潘振強、劉勇等一批優秀學子從這里走出,最終成長為我國國防科技與軍事指揮領域的杰出將領……六中人的報國情懷跨越世紀,薪火不熄。
正如黨委書記汪東所言:“這份家國情懷,早已融入六中的血脈,成為學校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代代六中人以行動詮釋著“教育報國”的深刻內涵,也讓軍警特色成為這所百年名校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青春選擇:新時代的報國故事
今年,長沙市第六中學共有11名學生被軍警院校錄取,其中包括空軍飛行學員、國防科技大學等頂尖院校學子。每個選擇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江鈺麒受爺爺和父親影響,專程觀看火箭發射后堅定報考火箭軍工程大學;毛智泓見證表哥在軍校的蛻變后,選擇投身武警工程大學;毛彬潤因童年時看到的“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標語,立志考入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守護百姓平安。這些青春的選擇,既是個人理想的追求,更是六中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詮釋。
育人智慧:全面發展奠基未來
學校對軍警特色的重視,蘊含著深刻的育人智慧。校長王旭強調:“學生身心健康永遠擺在學業成績之前。”面對軍警院校堪稱“最高標準”的體檢要求,長沙市第六中學創新推行“每天鍛煉兩小時”制度,即便是高三階段,體育課也雷打不動。學校在有限場地內實行“排球一三五,羽毛球二四六”的輪換制度,盡可能滿足學生多樣化運動需求。這種對體育教育的高度重視,為學子實現軍旅夢想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在八一建軍節舉辦歡送儀式,是學校育人智慧的又一體現。王旭校長表示,這既是對學子的祝賀和期許,更是為后輩樹立榜樣,傳遞“國防需要青年投身”的時代強音。正如一位班主任與同學們的約定:“希望10年或20年之后,大家能帶著勛章再聚首校園。”
從革命年代的烽火歲月到新時代的強軍征程,長沙市第六中學的軍警特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段跨越時空的使命接力。在這里,歷史傳承與時代擔當交相輝映,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同頻共振,共同書寫著“教育報國”的生動篇章。
瀟湘晨報記者鐘錦涵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臺;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