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是真的需要,不要購買!因為真的會竄!”“買杯飲料給我那么多紙巾干什么,直到喝完連跑4趟廁所……”據媒體報道,社交媒體上掀起一陣飲品“竄稀營銷”風潮。在不少博主的推薦視頻中,買飲品時,店員會附贈厚厚一疊紙巾,并加上一句,“你一會兒就知道了。”“竄稀”“新型瀉藥”等標簽,儼然成了這些飲品的賣點。
“竄稀飲品”為何成年輕人新寵?一個重要原因是,“竄稀”被與瘦身、減肥聯系在了一起。盡管在媒體的走訪調查中,奔著“竄稀”“輕體”購買的消費者,很大一部分嘗試后并沒有明顯感覺;盡管對于“竄稀”效果的討論,商家的回應往往很謹慎,要么否認產品會導致腹瀉,要么聲稱腹瀉是正常反應,對于網傳的“瘦身”作用也是要么否認,要么不正面回應,但并不影響商家享受“竄稀飲品”帶來的流量。
當下,出于健康、外貌等方面的考慮,體重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形成了龐大的市場需求,許多商家從中嗅到了商機,一些“劍走偏鋒”的瘦身之道也得到追捧。然而,如果瘦身方式遠離了科學、健康等原則,恐怕會適得其反。比如醫生指出,通便、腹瀉不能等同于減肥,即使“竄稀”后體重暫時下降,也主要是由于人體水分和宿便排出,并非完全由于脂肪減少,長期頻繁腹瀉反而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竄稀飲品”不是瘦身正道。體重管理要少些盲目跟風,應通過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實現,必要時尋求醫生指導。商家在產品介紹與營銷中應杜絕缺乏依據的功效說明或暗示,不能混淆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也不應拿“竄稀”當噱頭。對于那些將“竄稀飲品”與瘦身、減肥不合理地聯系起來的內容,社交媒體平臺應采取標注警示、限制流量等措施,防止誤導。
對于體重管理,還需更多地普及科學知識,讓人們更方便地獲得專業指導。比如,上海已有7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體重管理門診,還有100多名經過體重管理專項培訓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依托社區運動場館開展體重管理志愿服務。體重管理歸根到底是為了健康,不能偏離了這個基準。
原標題:《“竄稀飲品”不是瘦身正道丨新民快評》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東方IC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紀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