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2025年9月,荷蘭政府突然上演了一出“趁火打劫”的戲碼。
他們搬出冷戰時期的《商品供應法》,打著防止技術外流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旗號,直接接管了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還把中方CEO張學政給罷免了,甚至凍結了147億人民幣資產。
這波操作讓小卞看了都忍不住感慨,難道荷蘭是覺得自己拿了主角劇本,能輕松掌控全球車規級芯片命脈?
![]()
一場針對性接管行動
安世半導體的前身是飛利浦半導體標準產品事業部,2019 年被中國聞泰科技以超 340 億元全資收購后,從經營低谷一路攀升至 2022 年 23.6 億歐元的營收峰值,毛利率也從 25% 躍升至 42.4%,到 2024 年 10 月已實現零負債運行。
這家企業在全球車規級芯片領域地位關鍵,二極管產量全球第一,邏輯器件與小功率 MOSFET 均位列全球第二,荷蘭本土更是設有四座工廠與研發中心,雇傭著兩千多名本地員工。
這場接管并非偶然,其直接導火索是美國的施壓升級。
![]()
2025 年 9 月 29 日,美國商務部將聞泰科技納入實體清單,還推出 “股權穿透” 新規,規定控股超 50% 的子公司需同步受制裁,安世半導體隨即躺槍。
荷蘭政府緊隨其后,于 9 月 30 日援引 1952 年冷戰時期制定的《商品供應法》—— 這項從未用于外資企業的法律,賦予了荷蘭政府凍結資產、托管股權的權力。
根據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發布的部長令,安世半導體全球 30 多個實體的資產、知識產權及業務調整權被全面凍結,有效期長達一年,涉及荷蘭工廠設備、生產線及歐洲研發中心專利等共計 147 億元人民幣資產。
![]()
更令人震驚的是,99% 的股權被直接托管給第三方機構,任何跨國資產轉移都需報備審批,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在 10 月 1 日緊急裁決撤銷張學政的首席執行官職務,理由是所謂的 “治理嚴重缺陷可能威脅歐洲經濟安全”。
荷蘭經濟部長在 10 月 12 日的政府新聞中直言,這種強制接管雖是 “必要之惡”,但也是唯一選項,因為安世的產權和技術不能全歸中國所有。
![]()
人民幣結算成關鍵回應
面對荷蘭政府的突然行動,10 月 4 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安世中國工廠生產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組件實施出口管制,禁止流向荷蘭以外市場,這一舉措直接卡住了安世 70% 的后封產能。
安世在中國的東莞工廠承擔著全球 40% 車規二極管的生產任務,也是荷蘭晶圓的主要封裝測試基地,禁令一出,不僅中國工廠出現庫存積壓、叉車閑置、工人輪班減半的情況,更引發了全球汽車業的連鎖反應。
![]()
福特、大眾、寶馬等車企紛紛陷入焦慮,本田墨西哥廠與加拿大廠因芯片斷供直接停產,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甚至在 10 月底發出最后通牒,要求 11 月 10 日前解決供應鏈問題,否則將推動歐盟啟動豁免程序。
聞泰科技在 10 月 12 日發布公告,強烈譴責荷蘭政府基于地緣政治偏見的過度干預,指出此舉嚴重違背市場經濟與國際經貿規則。
![]()
同時強調自收購以來,安世已為荷蘭貢獻 1.3 億歐元企業所得稅,研發投入從 2019 年的 1.12 億歐元增至 2024 年的 2.84 億歐元,全球新專利申請量在 2024 年達到 110 件,是收購前的數倍。
更具標志性的變化在 10 月 23 日出現,安世半導體中國子公司恢復向國內分銷商供應芯片,但所有交易全面改用人民幣結算,此前企業一直采用美元等外幣進行結算。
![]()
不僅如此,安世中國還要求分銷商僅能用人民幣與下游客戶交易,知情人士透露此舉旨在穩定中國市場供應,同時增強與荷蘭母公司的運營獨立性。
這一調整讓荷蘭政府凍結的 147 億資產陷入尷尬境地 —— 核心產能與市場主導權仍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所謂的 “接管” 更像是拿到了一個失去核心活力的空殼。
![]()
連鎖反應發酵
荷蘭政府的草率決策很快引發了國內政治地震。2025 年 10 月 29 日荷蘭大選結果出爐,此前推動接管行動的斯霍夫看守內閣因處理安世事件引發民怨而黯然下臺,D66 黨以 26 席領跑勝出,38 歲的羅布?耶滕成為新的政治焦點。
這一結果被外界解讀為荷蘭民眾對地緣政治鬧劇的不滿,安世事件引發的汽車業失業潮隱憂與供應鏈斷裂風險,讓選民更傾向于主張科技開放的中道政黨。
![]()
國際層面的博弈也在持續升級。11 月 1 日,白宮公布中美經濟貿易協議,其中明確提及中國將確保安世中國工廠恢復生產,關鍵芯片出口全球,美國則相應降關稅 10% 并豁免實體關聯方管控一年。
11 月 2 日,中國豁免部分芯片出口禁令,為談判留下空間,但明確底線是必須恢復中方對安世的合法產權。與此同時,聞泰科技已就荷蘭政府的指令上訴至最高法院,荷蘭企業法庭也已受理相關訴求,裁決結果備受關注。
![]()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產業鏈正在自發進行重構。梅賽德斯 - 奔馳、巴西政府等客戶紛紛繞開荷蘭總部,直接與安世中國部門洽談合作,畢竟中國市場占安世營收近半,且核心產能難以在短期內替代。
荷蘭方面雖試圖尋找中國以外的芯片封裝合作伙伴,甚至向客戶提示 “中國子公司產品質量風險”,但始終未能扭轉被動局面,安世半導體第三季度半導體收入仍實現 12.2% 的增長,達 43 億元人民幣。
![]()
結語
安世半導體事件從一場企業控制權爭端,逐漸演變為牽動全球產業鏈的焦點事件,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化分工體系下的深層矛盾。
半導體產業本就是各國協作的產物,安世半導體被收購后實現的跨越式發展,正是資本、技術與市場有效結合的例證,而將商業問題政治化的做法,不僅打破了企業正常的經營秩序,更動搖了跨國投資的產權安全根基。
![]()
147 億資產的凍結未能讓荷蘭掌控核心技術與產能,反而倒逼安世中國強化本土市場主導權,人民幣結算的推行更成為維護運營自主的重要舉措。
這一結果充分說明,在產業鏈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試圖以 “國家安全” 為名強行割裂市場的行為,最終都將自食其果。
從荷蘭政壇的洗牌到全球車企的焦慮,一系列連鎖反應都在印證:合作與共贏才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唯一正道,違背市場規律的干預終將被時代浪潮所修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