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榆林公安
下班“嗦粉”本是休閑時刻,民警卻憑借職業(yè)敏銳性識破詐騙套路,成功為商戶避免數(shù)萬元經濟損失。2025年10月31日晚21時許,靖邊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武斌靈陪家人在新區(qū)“霸舌牛肉粉店”用餐時,成功阻止一起近期高發(fā)的“訂單詐騙”。
當晚,武斌靈剛落座,店主接打電話的內容便引起了他的注意。電話中,一名自稱“某學校主任”的男子提出次日訂購50份盒飯,還暗示后續(xù)可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店主在通話中難掩對大額訂單的期待。然而,多年的辦案經驗讓武斌靈立刻聯(lián)想到近期轄區(qū)高發(fā)的“訂單詐騙”案件。此類騙局中,騙子常偽裝成單位工作人員,通過外賣APP聯(lián)系商戶,以大額訂單為誘餌,后續(xù)再以“墊付食材款”“預付定金”等名義誘導轉賬,以此實施詐騙。
待店主掛斷電話后,武斌靈立即表明警察身份,向店主仔細詢問情況,明確提醒“這是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起初,店主對詐騙的說法半信半疑,擔心錯失生意。為打消店主顧慮,武斌靈主動添加其微信,發(fā)送多起同類詐騙案例,詳細拆解騙子的作案流程。
原來,詐騙分子網上假裝訂餐,騙取店主信任,后提出讓店主在其推薦的廠家處代買其他牛排、佛跳墻等高價值的食材,并讓店主代付貨款。為了讓店主充分相信,詐騙分子會索要店主銀行卡號,偽造24小時后到賬的轉賬憑證,至此店主就會深信不疑,代付的貨款便會被騙走。本案中,詐騙分子提出讓店主代買每盒980元的“和牛”牛排60盒,總金額近六萬元,且承諾會給店主以1200元每盒結賬,讓店主獲利一萬多元。
此次民警“現(xiàn)身說法”的舉動,不僅彰顯了公安干警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責任擔當,也為商戶敲響了防范“訂單詐騙”的警鐘,讓安全防線在細微處扎根,讓反詐意識融入生活日常。
![]()
警方提醒:該類詐騙的核心套路可拆解為“畫餅引誘→拖延鋪墊→墊付收割”三步,利用商家對大額訂單的渴望和信任漏洞實施詐騙。
1.第一步:畫餅引誘,建立初步聯(lián)系
騙子偽裝成高信任度身份(如學校老師、企業(yè)采購、武警軍人),以“團建、采購、演習”等合理場景為借口,拋出“大額訂單”誘餌,誘導商家添加其指定的“主管領導”社交賬號(企業(yè)微信/QQ),完成第一步引流。
2.第二步:拖延鋪墊,降低警惕
騙子會圍繞“訂單”進行細節(jié)溝通(如詢問菜單、確認規(guī)格),用真實單位名稱增強可信度;再以“財務生病、審批流程慢”等理由延遲付款,讓商家為了保住訂單逐漸投入時間和精力,增加“沉沒成本”,放松對后續(xù)要求的警惕。
3.第三步:墊付收割,完成詐騙
這是核心環(huán)節(jié)。騙子以“訂單配套需求”為由,讓商家代買“和牛、佛跳墻、帳篷”等高價物品,并承諾“可觀代購利潤”;同時提供虛假購買渠道和P圖付款憑證,謊稱“已轉賬、延遲到賬”騙取信任。商家向“虛假批發(fā)商”轉賬后,騙子立即失聯(lián),完成資金收割。
最后提醒:所有要求私人轉賬、先行墊付的訂單,無論身份看起來多可信,都必須通過官方渠道(如單位公開電話、實地拜訪)核實對方身份,避免踩坑。
來源:靖邊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