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共有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只有24個,其中15個早早夭折。
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九子奪嫡”,在清朝的皇位之爭里,滿是血腥與斗爭,那么,那些沒有參與奪嫡或者早早退出競爭的阿哥們,他們的人生結局又如何呢?
康熙的兒子們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后宮妃嬪眾多,子嗣自然也繁盛。不過,在清朝時期,嬰幼兒的夭折率極高,就連皇室也不能幸免。
![]()
康熙的35個兒子中,竟然有15個沒能活到成年。這些早夭的皇子,大多數連名字都沒能留下,只在宮廷檔案中留下冰冷的記錄。
成活下來的24位皇子中,有9位卷入了著名的“九子奪嫡”。這場皇位爭奪戰可謂慘烈無比,參與其中的皇子們幾乎都沒有好下場。那么剩下的11位皇子呢?
![]()
慘烈的九子奪嫡
參與的九位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為什么這些皇子要拼了命地爭奪皇位呢?當然是因為皇位的誘惑力太大;在清朝當王爺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舒服。
清朝對待宗室非常苛刻,王爺們稍犯小錯就會面臨嚴厲處罰,罰俸、申飭都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會被降爵、奪爵甚至圈禁。
![]()
而且,與明朝王爺們可以享受封地不同,清朝的皇子沒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離開京城半步的。他們雖然掌握一定實權,但總是在皇帝眼皮底下行事,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大阿哥胤禔因野心太過暴露,甚至提出要幫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結果被康熙終生圈禁。
![]()
二阿哥胤礽是康熙的嫡長子,生母是康熙深愛的赫舍里皇后。他年僅一歲就被立為太子,但經歷了兩次廢立,最終被終生圈禁。
八阿哥胤禩被稱為“八賢王”,在朝中威望很高,但因結黨營私引起康熙不滿,最終被雍正圈禁致死,還被改名為帶有侮辱性的“阿其那”。
九阿哥胤禟作為八爺黨的核心成員,也被雍正圈禁致死,改名為“塞思黑”。
![]()
十三阿哥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堅定支持者,他在康熙朝時期因卷入斗爭而被長期圈禁,生活窘迫,直到雍正登基才得到重用。
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弟,卻支持八阿哥,最終被雍正長期囚禁。三阿哥胤祉本已退出爭奪,但雍正登基后仍找借口將他圈禁致死。
十阿哥胤?作為八爺黨成員,同樣被雍正削爵囚禁。而四阿哥胤禛則成功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
另外11位皇子的命運
那么,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11位皇子,他們的命運是否就好一些呢? 事實上,這些皇子的結局確實要比那些參與奪嫡的兄弟好得多。
五阿哥胤祺,為宜妃所生,早年曾帶兵,掌管過一個旗的兵力。他沒有參與九子奪嫡,康熙年間就被封為親王,在雍正十年去世,謚號“溫”。這位的結局,相比他幾個兄弟來說,是很不錯的了。
七阿哥胤佑,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貝勒,五十年封為郡王,雍正八年去世。他同樣沒有參與儲位競爭,得以善終。
![]()
十二阿哥胤祹,在康熙朝時期沒有明顯參與政治斗爭,雍正即位后讓他負責處理正白旗事務,后來被封為履親王。
他活到乾隆二十八年,享年七十九歲,是康熙皇子中壽命較長的一位。
十五阿哥胤禑,生母是順懿密太妃王氏。雍正即位后,命他看守景陵。雍正八年封為愉郡王,次年去世,也算得以善終。
十六阿哥胤祿,過繼給了莊親王博果鐸,繼承了莊親王的爵位。雍正即位后對他頗為信任,在雍正去世時還被委以輔政大臣的重任。
![]()
十七阿哥胤禮,同樣受到雍正的信任和重用,被封為果郡王,后晉親王爵。在雍正去世時也被委以輔政重任。
十八阿哥胤祄,不幸在康熙四十七年夭折,年僅八歲。他的死還成為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導火索之一。
十九阿哥胤禝,康熙四十四年早夭,年僅三歲。
![]()
二十阿哥胤祎,雍正四年被封為貝子,雍正八年晉貝勒。乾隆即位后封他為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
二十一阿哥胤禧,雍正八年封為貝子,同年晉貝勒。乾隆即位后封他為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二十二阿哥胤祜,雍正八年封為貝子,雍正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即位后封他為恭勤貝勒,乾隆九年去世。
![]()
二十三阿哥胤祈,雍正八年封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晉貝勒,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二十四阿哥胤秘,是康熙最小的兒子,雍正即位時他只有八歲。雍正對他十分疼愛,雍正十一年直接封他為誠親王。乾隆即位后對他也很優待,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不同命運
那些沒有參與皇位爭奪的皇子,基本上都得到了善終,而且在雍正、乾隆兩朝都獲得了不錯的待遇。
![]()
比如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阿哥胤祹,他們都是因為沒有卷入斗爭,才得以保全自己,甚至獲得了較高的爵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參與奪嫡的皇子,即使曾經權勢熏天,最終也都落得凄慘下場。
雍正對這些沒有威脅的兄弟還是相當寬厚的。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都受到了雍正的重用,甚至在雍正臨終時被任命為輔政大臣。
就連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秘,也因為年紀小不可能參與奪嫡,而被雍正直接封為親王。
![]()
那些看似與世無爭的皇子,反而得以保全性命,安享榮華富貴。
9位參與奪嫡的皇子中,除雍正外幾乎全部不得善終;而另外11位懂得急流勇退的皇子,反而大多獲得了不錯的人生結局。
康熙皇帝作為一代明君,雖然治國有一套,卻沒能處理好家庭關系,最終導致了悲劇發生。
![]()
也正是因為目睹了這場斗爭的慘烈,雍正即位后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讓皇位傳承變得更加穩妥,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類似“九子奪嫡”這樣公開、慘烈的皇位爭奪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