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博上有個特別無聊的熱搜,有朋友發消息問我怎么看。
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康熙是洪承疇和孝莊生的。
洪承疇被皇太極俘虜,不肯投降,餓了好幾天,皇太極就捅咕孝莊:“哎,哎,你長得好看,你去。”
孝莊去了,跟洪承疇春風一度,洪承疇投降了,孝莊也生了個孩子。所以康熙其實是順治的弟弟。
后來孝莊趁著皇太極死,把這孩子跟兒媳婦的孩子掉了包。那個被調包的真玄燁被穿著龍袍埋在荒郊野外,前兩年被考古學家挖出來了。
順治也死了,孝莊就把這孩子好好撫養、輔佐,就變成了康熙皇帝。
![]()
你要讓學者來看,當然是無稽之談了。哪個歷史研究者多看一眼都是多余。
但是咱們可以說說,為什么大家這么急于把少數民族的著名皇帝洗成漢人。
上一個被強迫變成漢人的是乾隆皇帝,具體說,就是認為乾隆不是雍正的兒子,而是海寧陳家陳閣老的兒子,甄嬛說想看看陳閣老的兒子,結果孩子抱進去,換了個閨女出來。
這個傳說大概什么時候出現的呢?
清末。
革命黨人要驅除韃虜,心想對滿清皇帝這種妖魔鬼怪,大家不用講什么江湖道義,給他造謠吧,就制造了這么一個傳說。證明乾隆根本也得國不正,制造滿清貴族和愛新覺羅家的矛盾。
那時候這類傳奇非常多,1904年有本書,叫《清秘史》,又叫 《滿清宮廷穢史》,地下出版物,全是下料特別猛的黃段子。后面大家拍的那些細說,基本上都在這里有原型。
效果,當然非常有限了。不過制造了一大堆的民間傳奇。
金庸先生寫《書劍恩仇錄》的時候,也是借用了這個傳說。比如乾隆和陳家洛是兄弟倆,長得一模一樣。
周邊產品下料更猛,比如,《方世玉》的續集里,陳家洛反而被證明成了滿人,余鎮海要用他身世之謎來對付他。
![]()
![]()
這個設定我覺得就很好玩,你反清復明半輩子,突然被證明是一個滿人,《書劍恩仇錄》+《天龍八部》,這故事就很諷刺了。
“乾隆是漢人”作為清末的政治謠言效果一般,但作為民初的“民間傳奇”卻有了空前繁榮,為什么?
因為民初的時候,大家是真的覺得,我們又行了,又支棱起來了。尤其是一戰的那幾年,府院之爭爭的是要不要干涉歐戰,我們要不要幫著英法打德國。
一旦有了上面“我們支棱起來了”的錯覺,下面就會往上捯,把上一朝的羞恥拿過來洗一下。
大家都不好意思提被滿清貴族統治了268年,那怎么辦呢?
證明乾隆是個漢人就可以了。
太陽底下沒有什么新鮮事。
今天聒噪吵嚷,突然出現了“康熙是漢人”的故事,也是因為“我們支棱起來了”“有些事情一定要反轉”。
其實康熙是不是漢人之后呢?
當然是了。
康熙的媽媽就是漢人,佟佳氏本身就是漢人。
好多人覺得后金,或者說清,是一個滿族政權,這是不對的。清是一個滿蒙漢貴族聯盟組成的政權,有興趣的去沈陽故宮看看就知道了,清朝皇帝不是戴著狍子頭住在森林里,更不是蒙古包,那就是一個一個的大院子,東北大炕。
沒有那么多的漢人投入女真人的團隊,是誕生不了旗人、也誕生不了清政權的。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放著好好的大明人不當,要去剃頭當旗人呢?
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大明啊,著實的不怎么樣,自己各種胡亂作,把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傷了遼東軍民的心,徹底把人推到那邊去了。
說遠了,回到血統。
康熙媽媽是漢人,這就是半血的漢人了。
但是一想到漢人的女孩子給滿人生兒子,就覺得很屈辱,一定要證明康熙的媽媽不是漢人,相反是漢人爸爸(洪承疇)進入了一個滿人媽媽(孝莊)制造出來的。
這就屬于典型的惡趣味了。
制造這樣的傳說,除了讓大果嘉主義再歡欣鼓舞兩下之外,沒有什么意思。
你們下次制造這種謠言之前問問我,要論找證據,我比較厲害。
比如,康熙是漢人這件事,雍正是親筆寫下的:
![]()
這是雍正寫給田文鏡的御筆:
朕就是這樣漢子。
漢子,漢人之子。
雍正是康熙之子。
康熙是漢人。
證明畢。
p.s
當然了,雍正一定是康熙之子嗎?
《甄嬛傳》里,其實也影影綽綽說了太后和隆科多的事,隆科多是不是大橘的阿瑪呢?
不知道。
![]()
今日份《穿越辦往事》已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