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學第九食堂999元一只的帝王蟹刷屏網絡,“高校食堂賣奢侈品”的質疑聲此起彼伏。11月4日上午,南京大學發布《關于我校第九食堂某窗口銷售菜品的情況說明》稱,已不再售賣999元帝王蟹。
大學食堂是為了滿足大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但是,食堂的帝王蟹每天只有一只,并不影響平民消費。大學生是成年的消費者,相信不會犯下“吃這頓沒下頓”的低級錯誤,拼飯“帝王蟹”就是一個證明。每天只供一只,也不會對那些沒有吃到帝王蟹的學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至于說“高校食堂賣奢侈品”的質疑,似乎也不無道理。這種質疑的背后很淳樸,他們認為,大學是求學至上的地方,不應該推出高端食材。表面看來,合情合理。但是,忽略了社會是發展的,需求是多元的,大學的吃飯服務是需要滿足所有人的,多樣化的人群當然需要多樣化的服務,這是客觀規律。豐儉由人,大學推出高端食材,不是為了推銷奢侈品,更不是激勵奢侈,而是豐富學校食堂服務的內容。而且,這種食材限量供應,不會形成食堂主流。
當然這種質疑背后的憂心與善意,值得我們重視。畢竟大學食堂還承擔著教育的作用,需要慎重,需要擔當。11月4日上午,南京大學發布《關于我校第九食堂某窗口銷售菜品的情況說明》直接面對網友質疑和熱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為在校園內進一步弘揚勤儉節約風尚、深入踐行“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校訓精神,負責該窗口經營的餐飲企業已對現有菜式供應進行調整,確保菜式更加豐富多元、實惠親民,更好地契合大學食堂的基本定位。這是一種校準。滿足多樣化需求要考慮社會的承受程度,讓大學回歸平靜,讓大學生安心學習,這是正道,大學不能因為帝王蟹而被喧囂。
一只匆匆離開大學的帝王蟹告訴我們啥?告訴我們,大學的服務工作,要與時俱進,同時,又要兼顧社會承受能力;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創新舉措,我們不要忙于進行二元對立的排隊,而應該看具體受眾的反應;告訴我們,大學創新前行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在校準中走穩。但是,我們都必須堅信,社會是向前發展的,需求水平是不斷豐富不斷提升的,我們都需要走出“傳統思維”的桎梏,在現代思想情感中奔騰。
未來,或許帝王蟹還會來到校園,因為社會在發展,人民群眾的收入在不斷增加,帝王蟹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社會向前發展,生活質量提升,服務和諧多元,是必然趨勢。
來源:中國吉林網長白時評出品
編輯:劉星彤 審校:劉怡彤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統籌:張燕
![]()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