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就在近日,英國又橫加指責我國對其安全構成了威脅,還憑空污蔑我們向其派出了間諜。這件事看起來很突兀,但其實是有連貫性的,那就是自始至終,面對中國一步一步的崛起,西方尤其是英國等國的憂慮越來越大。
表面上看起來,我國現在和美國的博弈越來越激烈,但在深層次層面,更加憂慮的其實是英國這樣的歐洲國家。因為西方人從始至終都相信文明沖突論的觀點,自始至終都相信零和博弈,不會像東方文明那樣講究協同共存。
![]()
英國人究竟在害怕什么?
西方擔心中國的崛起,近年來,每當西方人談論起這個話題,總是會說到中國威脅。哪怕過去多年,我們從來沒有發起過任何一場海外戰爭,沒有卷入過任何的軍事沖突,但是西方仍然認為我們是威脅。
這也就意味著,哪怕我們一直說要走和平主義的發展道路,哪怕我們一直強調這一點,西方人也不會相信仍舊會把我們放到對立面,尤其是英國,他們的擔心更大。
![]()
英國人最擔心的恐怕是我國真正崛起之后,自身會受到系統性的影響,不但英語文化在全世界會遭到削弱,就連自己早年從中國搶走的那些東西,有可能還得一件一件的還回去。
就比方說,在大英博物館里,至今仍然有2.3萬件中國的各類文物,而這一些珍貴的文物都是自鴉片戰爭以來,英國從我國擄掠走的。因此,從這一點來看,英國人最害怕的其實是被清算,但這也僅僅是一個方面。
![]()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隨著中國一步一步的崛起和強大,英語文明有可能會逐步退出歷史主要舞臺。從20世紀中后期開始,英國的殖民地雖然一個接著一個的獨立建國了,但是英國此前的殖民活動卻在世界各地播撒下了英語文明的種子。
時至今日,世界有很多國家都把英語定為官方語言,世界上說英語的總人口超過了說漢語的人口。這是一種相當典型的而且具有宏大規模的軟實力體現。因為無論是在表面還是在深層次層面,英語文明主導著當今世界的諸多規則。
![]()
只要這一點不會改變,那么英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就不會落后。可問題就在于,東方文明是和英語文明完全不同的東西,中國崛起勢必會帶來東方文明在世界上的擴散和扎根,這邊會對原來的英語文明形成強烈沖擊。
所以說,英國人真正擔心的是自己的優勢不在自己,重新淪為這顆星球上的邊緣國家。肯定有人會說,英國早就不是原來的日不落帝國了,英國人沒有必要擔心自己會被邊緣化,真正應該擔心被邊緣化的是美國。表面看確實如此,但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層因素。
![]()
美國只是英國的發揚光大,不是仇敵
美國和英國雖然是兩個國家,但是他們同屬于一個文明,一旦觸及到文明沖突的本質,那么相同的兩個文明,即便之前存在著矛盾或者是分歧,也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站在英美兩國的角度看,他們有著共同的對手,自然就是我國。
從文明延續的角度來看,20世紀以后的美國實際上只是英國的延伸,或者說是英語文明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因為兩個國家的文明底色相同,所以即便美國取代了英國原來的世界霸主地位,后者也沒有十分特別的不情愿。
![]()
但是如果是其他文明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英國人就會相當的不樂意。比如在20世紀之前,英國和法國,英國和西班牙,圍繞殖民地的爭奪都曾經爆發過一系列戰爭。像那樣的戰爭,雙方一定要分出勝負,而絕對不會給對方留喘息的機會。
相比之下,英國當年面對美國人突然提出的獨立要求,雖然很憤怒,而且也發動了戰爭,但是在本質上并沒有對美國趕盡殺絕。因為英國自始至終明白一個問題,即便美國獨立建國,延續的依舊是英語文明。
![]()
正因為如此,英國現在才十分憂慮中國的崛起,東方文明甚至和西方文明中的其他文明都有差異。簡單來說,英國文明雖然和法國或者是西班牙等國家的文明有差異,但在本質上,他們還都是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文明,而東方文明則完全不同。
說的再直白一點,美國在20世紀中后期的逐步崛起,既是英語文明的延伸和發揚光大,也是西方文明的發揚光大。如果從本世紀開始,東方文明重新崛起,至少西方人認為他們的文明會黯然失色。
![]()
為什么西方人總是會覺得我們會壓制他們?那是因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西方人都十分篤信文明沖突。
西方人是一神教信仰體系培養起來的
西方是基督教文明統治的地區,而基督教一個典型的特征是,只有上帝這一個真神存在,這種典型的一神教信仰體系,讓西方人對其他文明有著強烈的排斥。其他人也必須得信基督教,如果不信的話,就要把他們肉體消滅。
![]()
從古至今,西方人一直在推動這套文明邏輯,比如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這是典型的宗教戰爭,也是一神教信仰體系發揮到極致的表現。那些遠在歐洲的平民百姓,在教皇的煽動下,真的相信東方地區生活著大量的異教徒,必須把他們消滅掉才行。
哪怕后來的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狂熱不再像中世紀之前那么嚴重了,但是西方文明的底色依舊保留了強烈的排他性,尤其是全球的殖民活動開啟以后,這種表現更加具體。
![]()
荷蘭人是最先駕駛著大船在世界各地浪蕩的。不過相對于后來出現的西班牙人和英國人,荷蘭人似乎不太關心傳教和殖民占領,他們更關心的是商業利益。
但是,緊隨其后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的想法就不同了,他們不但注重商業利益,而且也看重殖民地的占領以及傳教活動。尤其是英國人,每當占領一塊新的殖民地,一定會在當地大力推廣宗教,進行所謂的“文明改造”。
![]()
這種觀念把其他人視為異類,要么改造他們,讓對方相信上帝,要么就把對方肉體消滅。這套邏輯,哪怕是后來英國和清政府發生激烈的沖突后,依舊沒有改變。
清王朝在當時相比于西方列強雖然落后了,但是也不等同于世界上那些土著生活的地區。換句話說,英國作為列強,沒辦法徹底征服清王朝,只能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即便如此,大量的傳教士還是蜂擁而至,試圖改造中國人,讓東方文明變成基督教文明。
![]()
日本是被改造了的“模范生”
從始至終,英國人的這種文明邏輯就沒有發生過改變。舉一個例子,清王朝后來和西方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并且向各個列強賠款數億兩白銀。進入20世紀后,西方列強開始系統的退還中國賠款。
尤其是英美兩國,他們用所謂的退還資金幫助當時的中國發展教育,主要是推動中國留學生到西方學習。這對落后的中國來說當然是好事,可是這背后還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文明的侵蝕。
![]()
前往西方國家留學的學生,尤其是人文領域的學生,他們的思想觀念由此會發生一個系統的改變。而這一時期的西方人雖然不再強迫性的推行基督教了,但是通過新的文明塑造和延續,東方人漸漸就接受和認可了西方的文明基底。
從本質上來看,這依舊屬于一種文明沖突,只不過西方人改變了原來的模式和套路。就以日本為例,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一直屬于東方文明的圈子,明治維新之后,日本主動學習西方文明,并在國力強大之后,試圖跟西方文明掰一掰手腕。
![]()
但最終,日本在二戰中徹底輸掉了戰爭。從那以后,日本幾乎徹底倒向了西方。換句話說,站在西方的角度來看,日本就是現代東方世界一個徹底被改造好了的“模范生”。
看到這里,你就能夠明白為什么現在的英國極其憂慮中國的崛起了。
![]()
中國的文明底色依舊沒有改變
我們現在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幾乎都建立在近代以來以西方為主導的科學技術之上,所以在表面看起來,我們和西方人已經沒有什么不同了。
但是,隨著我國一步一步強大,英國人和其他西方人漸漸發現,中國人的文明底色并沒有像日本那樣發生徹底的變化,依舊保留了東方文明的底色。
![]()
也正是這種情況,又一次激起了英國人的排斥感。因為從他們的邏輯角度來看,如果世界上依舊存在著別的文明,那自始至終就會跟他們的文明發生沖突。只要這個邏輯成立,他們就會感到擔憂和害怕,就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別的文明繼續展開圍剿。
歷史上西方人和信奉伊斯蘭教的文明沖突持續了上千年之久。時至今日,伊斯蘭文明建立起來的國家并沒有真正的強大,所以西方人并不擔心他們,這就是現在世界面臨的狀況,如果我國一步一步強大起來,西方就勢必會把我們當成重要的敵人。
![]()
結語
這是西方文明邏輯決定了的,而且輕易不會改變。而現在的世界正好是以英語為主的文明所主導的,自然英國人就會更加擔憂,他們所害怕的就是東方文明重新恢復世界主導地位。
因此,未來東西方之間的博弈恐怕還會加劇。人們總以為歷史的發展是線性的,是永遠向前的。但實際歷史的發展是螺旋形狀的,未來的博弈沖突會達到哪種程度,恐怕我們現在根本難以想象得到。
![]()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文明沖突論的這種觀點不發生徹底改變,文明之間的斗爭就一定會存在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