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國內教練是明智之舉,一是男足隊員的技術,不是什么國外大牌教練就能一蹴而就的,中國教練熟悉中國球員,好好從基礎抓起,久久為功。二是可以培養國內教練,讓他們有學習機會,不要急于求成,給個完整的周期甚至更長久的計劃。
![]()
給中青年教練兩個世界杯周期的時間創新訓練方法,例如各俱樂部加快反映訓練方法改進,加強體能反復沖刺方法,中超裁判鼓勵高速度高節奏連續對抗,同時嚴罰故意傷人事件,進入世界杯還是有希望的。
中國男足球員的技戰術素養應該不是很差,歷任主教練的執教水平也毋庸置疑,最關鍵的問題是球員在場上放不開,要命不要球,生怕一旦受傷,影響了在各自俱樂部的出場時間從而影響收入,所以,要想提高成績,首先應該解決球員的后顧之憂,這個屬于個人淺見,不代表大眾看法。
![]()
中國足球的主要矛盾不是換教練所能解決的,不從體制上解決問題,一切都是空談,足球從娃娃抓起喊了許多年了吧,可全國各地有幾所中小學有自己的足球隊,靠幾個以營利為目地足校來培養運動員,家中沒有礦的根本就進不去,也學不起。
為什么羊群里選出的一批駱駝,在俱樂部踢的風生水起,內戰內行,可是一到國際賽場要技術沒技術,要速度也沒速度,外戰外行,說白了不就是怕受傷,影響到后面在俱樂部的收入嗎。
![]()
國內選帥的特點以往都是,世界杯周期開始,有充足時間的時候不珍惜,弄國產教練對付,然后干到外圍賽,發現不行,然后請洋帥出來救場,洋帥情況都沒摸熟就背鍋下課了。
這次路子應該終于走對了,既然誰都帶不出去,為什么不鍛煉自己的年輕教練呢?深挖洞,廣積糧,省下的錢抓抓少訓,建兩座體育場不香么?
男足為什么成績越來越差,主要是足協沒有認清足球發展方向,目標不夠長遠,只盯著沖進世界杯,及聯賽,沒有把重點放在發展提高足球人口,發展校園足球,街頭足球,普及足球運動,讓足球成為百姓運動上。
![]()
總之一句話就是,不管選土帥還是選洋帥,都必須改變以往主教練背鍋的問責制度。從一開始拍板選帥,就要明確問責制度,誰拍板,誰是第一責任人,主教練則是直接責任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