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張 祥/文圖
平凡的“網”,裝著居民柴米油鹽的瑣碎;小小的“格”,連著百姓急難愁盼的期盼。在南陽市宛城區新華街道荷花廣場網格,860名居民心中有個共識:“有困難,找網格員。”這位負責6棟住宅樓、老齡人口占比高的網格員,創新“網格+”工作法,將服務送到家門口、矛盾化在最基層,用一件件小事筑牢了基層治理的“連心橋”。
![]()
網格+調解:“五步法”巧解千家結
面對鄰里糾紛,這里的網格員總結出“聽、查、勸、解、訪”五步調解法,把“疙瘩”捋得清清楚楚。處理院內漏水糾紛時,采用先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再實地查看漏水點,接著引導換位思考、化解對立情緒,隨后結合實際提出專業解決方案,最后定期回訪跟蹤,確保問題不反彈、矛盾不復發。
網格+巡查:“夕陽紅”筑牢安全線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網格員們積極動員小區內熱心腸的退休老人,組建了一支巡查隊伍,堅持每天早晚各巡查半小時。他們的足跡遍布小區的各個角落,重點檢查消防設施的完好情況、井蓋的安全性以及飛線充電等潛在隱患,并建立了“發現-記錄-整改-銷號”的臺賬管理系統,確保安全隱患“無處遁形”。
![]()
網格+服務:“代辦+上門”溫暖特殊群體
針對網格內老人多、行動不便居民多的特點,網格員們推出“代辦+上門”服務。社保認證、水電費代繳、藥品代購等“跑腿”事,他隨叫隨到;對于臥病在床、行動困難的居民,他主動上門服務,從政策講解到材料辦理全程包辦,真正實現“服務零距離、民心無距離”。
網格+宣傳:“接地氣”讓政策入腦入心
為破解“人口多、覆蓋難、入心難”的宣傳困境,網格員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上,他們在網格微信群推送“一圖讀懂”政策、短視頻解讀,讓居民輕松看懂;線下,他開辦“荷花微講堂”,利用茶余飯后在小區廣場、入口處,用居民身邊事講政策、說法規。今年6月反電詐宣傳中,他用本地真實案例開展“案例式+體驗式”宣講,讓反詐知識深入人心。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網格員們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為宗旨,用“網格+”工作法織密了基層治理網,用真心、真情、真為,把小小網格變成了居民的“暖心港灣”,讓基層治理的溫度,暖到了每一位居民的心坎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