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刷到一個帖子,有人問:人這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評論區有句話,被頂得很高:
"年輕時以為是功名利祿,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人活著最頂級的狀態,不過是身體無病,心里無事。"
走過半生才明白,我們拼盡全力也不過是為了求得兩樣東西:一副康健的皮囊,和一個安寧的靈魂。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終于懂得如何安放好自己。
![]()
01
慢下來,讓身體活得舒展。
朋友老王講過他的經歷。
他前半生就是個工作狂,為了項目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為了應酬可以喝到胃出血。
他總說,趁年輕要拿命換錢,等老了再拿錢養生。
結果還沒到四十歲,身體就先垮了。
一次體檢,高血壓、脂肪肝、頸椎病,各種毛病都找上了門。
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日子,他想通:你在前面拼命奔跑,健康在后面拼命追趕,總有一天你會轟然倒下。
從那以后,他像變了個人。
到點下班關掉手機,周末就去爬山、釣魚。
他慢下來,第一次感覺自己是真真正正地“活著”。
![]()
作家畢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寫道:
"我們常常被一個'快'字迷惑,快快地吃飯,快快地走路,快快地成功。卻忘了,身體是靈魂的載體,慢下來,才是對生命最高的敬意。"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關于企業家的報道。
他事業做得很大,但每天都活在焦慮和失眠中。
后來他放下工作,去鄉下住了一年。
每天自己種菜、做飯、散步、曬太陽。
一年后,他回到城市,整個人容光煥發。
他說:"以前我以為征服世界才叫成功,現在才知道安頓好自己的身體,才是最大的成就。"
讓身體舒展,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歇。
當你把身體當作要呵護的伙伴,你才能體會到那種從內而外的松弛與安然。
![]()
02
靜下來,讓靈魂過得自在。
我認識一個姐姐,以前活得特別“用力”,總想在所有人面前,維持一個完美的人設。
她活得像一根繃緊的弦,身心俱疲。
后來,她經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變故,突然想開了。
她退出了很多無用的社交群,把時間留給自己。
看書、喝茶、養花,生活變得簡單,內心卻前所未有的豐盈。
《莊子》里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精神上與天地往來,不活在別人的評價里,不糾結于是非對錯。
![]()
我們之所以活得不自在,就是因為靈魂被太多的東西捆綁了。
別人的期待、世俗的標準、對過往的悔恨、對未來的焦慮……
這些東西,像一個個無形的枷鎖,讓我們動彈不得。
前段時間,重溫了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
女主角擁有看似完美的生活,卻感覺不到一絲快樂。
于是她拋下一切,踏上了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
在意大利她享受美食,取悅自己的味蕾;她在印度學習冥想,清理內心的雜念;在巴厘島,她找到了內心的平衡與真愛。
她找回的,正是一個自在的靈魂。
當你不再被外界所累,不再被內心所困,你才能活出真正的舒展與通透。
![]()
人生最好的作品,就是安頓好自己的身與心。
讓身體舒展,是生命的長度;讓靈魂自在,是生命的寬度。
要明白這世間最好的修行,不過是在一蔬一飯中,善待自己的身體;在一呼一吸間,安放自己的靈魂。
愿我們都能在往后余生,活得舒展過得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