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悖論之鏡 · 莊子式的齊物】
我追逐鏡中的身影,他亦在逃離。
我開口質(zhì)問,他卻以沉默回答。
究竟我是他的映像,還是他是我的倒影?
當我們同時舉起右手,
一場關于真實與虛幻的戰(zhàn)爭,便在指尖和解。
24. 【重生之鏡 · 惠特曼式的磅礴】
舊的“我”如蛇蛻,委頓于地。
鏡中,新的胚胎正在形成——
由破碎的誓言、遺忘的旋律
和幾次未完成的日出來構成。
這過程無關喜悅或悲傷,只是一次必然的代謝,
如同森林在灰燼中,辨認出春天的密碼。
![]()
2 5 . 【 回憶 之鏡· 靈遁者 式的磅礴】
黑板擦去的不是粉筆字,
是昨夜夢的邊界。
公式在午后的光里蒸發(fā),
留下水漬,映出童年的風箏線。
老師的聲音變成雨滴,
敲打窗欞,那扇窗,
一直通往一片無盡的曠野。
我在考卷的空白處,
畫下一把鑰匙,
卻忘了門在夢的哪一面。
2 6 . 【終章之鏡 · 融入萬物的寧靜】
不再區(qū)分,哪是真實,哪是倒影。
水銀的海洋已然平靜,映出
完整的天空。我走入其中,
像一滴水回歸大海。
所有的追問,在此刻失去了主體。
光,穿透我變得透明的身體,
照亮了,它來時的路。
![]()
第二幕:塵世之鏡 1. 【愛情之鏡 · 阿赫瑪托娃式的凝練痛楚】
我們共享的沉默,是一面冰層。
在它之下,所有未說出口的話,
像被困的水族,緩慢地游弋。
每一次試圖敲擊,都能看見
裂痕如何優(yōu)美地蔓延,
而倒影中的我們,比真實更堅毅。
2. 【城市之鏡 · 波德萊爾式的憂郁】
城市是一具不停代謝的軀體。
霓虹是它的神經(jīng)末梢,在深夜
傳遞著虛假的歡愉。地鐵吞吐著
倦怠的細胞。我漫步靜脈般的街道,
一個被遺棄的快遞盒,
張口吐出了整個時代的空洞。
![]()
3. 【戰(zhàn)爭之鏡 · 歐文式的反諷】
歷史書用燙金字體銘記功勛。
而泥土之下,銹蝕的彈殼
正悄悄發(fā)芽,長出一株不會結果的向日葵。
它面朝的方向,
沒有太陽,只有一只斷翅的鳥,
在重復練習飛翔。
![]()
4. 【日常之鏡 · 威廉斯式的精準】
那么多命運,取決于一個打不開的番茄醬瓶蓋。
它佇立在午餐桌的中央,像一座微型的紅色堡壘。
而窗外,整個天空正在為另一場雨,調(diào)配著灰度。
5. 【離別之鏡 · 普希金式的優(yōu)美哀傷】
站臺是時間的拉鏈,
緩緩撕開兩個重疊的時空。
你的身影在車窗后液化,
流進鐵軌的平行線里。
從此,我的等待變成月臺,
空蕩,卻承載著所有未曾開動的列車。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靈遁者作品《信息與關系》
![]()
作者簡介:靈遁者,中國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陜西綏德縣人。1988年出生,現(xiàn)居西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見微知著》《探索宇宙》《偉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風清》《我的世界》《牙牙學語》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
個人座右銘: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靈遁者熱讀書籍有:科普六部曲,國學三部曲,散文小說五部曲。
科普五部曲分別為:《變化》《見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構世界》《觀自在大千世界》《信息與關系》。
國學三部曲分別為:《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樸易天下》。
散文小說五部曲分別為:《偉大的秘密》《非線性波動》《從今往后》,《云淡風輕》《我的世界》《春風與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