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今年的行程中沒有光霧山,是團里有人提出,能否在川西的行程結束增加一個景點,去光霧山看看。算了一下時間剛好,于是就去了光霧山一趟。雖然這次很匆忙,只有兩個半天,但這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作者:流云
光霧山到底有多美,先給大家一個空中視角。這是大小蘭溝的畫面。
從空中俯瞰,大小蘭溝不再是一條溝谷,而是一片奔騰流淌的色彩之河。連綿的山脊如同巨龍的背脊,覆蓋著由金黃、赤紅、赭石、橙橘交織成的厚重絨毯。
![]()
這里的色彩并非靜止,它們沿著山勢的起伏奔騰、回旋、碰撞,形成一股股洶涌的色浪。它定義了何為“秋色如海”。
![]()
![]()
而在這片恢弘的色彩之下,水,是貫穿始終的靈動筆觸。 它并非主角,卻是最不可或缺的配角。
![]()
![]()
遺憾的是,我們達到的時間比較晚,在下午5點左右才到達溝里,加上今天的天氣不佳。下午陰暗的光線讓這里的景色大打折扣。如果是晴天,這里是非常驚艷的。
![]()
![]()
大小蘭溝的水清澈幽藍,與彩林的色彩搭配堪稱完美。只是今天沒有了光,水少了透明質感,樹葉也失去了色彩。盡管如此,這里的景色依然讓人迷人。
如果說大小蘭溝的水是活潑的序曲,那么十八月潭,便是整整十八個樂章的完整詩篇。它的美,在于水升華為了鏡、紗、綢與夢。
![]()
從空中俯瞰,十八個清潭,宛如一串被遺落山澗的形態各異的翡翠,被一條銀亮的溪流優雅地串聯起來。每個潭都有自己的性情——有的深幽如墨綠的瞳孔,仿佛能洞穿秋的靈魂;有的淺澈如淡綠的琉璃,水下沉木與白石構成抽象的畫作。
![]()
![]()
這里的水,是“靜”的極致。它收斂了所有的湍急,化身為一面完美無瑕的鏡子。
![]()
![]()
水平如鏡,將頭頂上那片浩瀚的彩林倒映下來。于是,你看到了兩個世界:一個向上生長,絢爛奪目;一個向下沉淀,幽深靜謐。真實與虛幻的邊界被水流溫柔地抹去。
![]()
當一片紅葉悠然飄落,它在空中劃過的軌跡,與它在水中的倒影軌跡完美銜接,最終點破水面那刻,漾開的漣漪也是雙倍的,仿佛同時驚擾了天堂與人間。
![]()
然而,水在這里并非一味地靜默。它也在動中展現萬千姿態。在“婚紗瀑布”,水流不再是溪流,而是從長滿綠苔的巖壁上均勻漫下,形成一道薄如蟬翼、柔美如絲綢的水幕。
![]()
![]()
攝影人架起三腳架,用慢門將這一刻凝固——流水曝成了永不消散的裊裊白煙,繚繞在堅硬的巖石與熱烈的紅葉楓,剛與柔,動與靜,在此刻達成了永恒的和解。
![]()
![]()
![]()
![]()
對于我們這些攝影人而言,光霧山的秋,是一場從宏觀到微觀的全面盛宴,更是一場與水的深度對話。我們追尋的,不僅是彩林的熾熱,更是水的千般形態——它的清澈、它的倒影、它的奔騰與它的寧靜。在這里,水是畫布,是音符,是詩行。我們用它來襯托秋的絢爛,也用它來平息內心的喧嘩。
那大小蘭溝里私語的清溪,那十八月潭中哲學的明鏡,都已不僅僅是一處風景。它們是自然饋贈給眼睛與心靈最深沉的情書,而我們,不過是這封水色情書最癡迷的、從蒼穹到方寸之間的追尋者與誦讀人。
PS:今年光霧山的秋色來得有些晚,現在正是它最美的時候,在附近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這里別樣的秋色。預計結束時間在11月20日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