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房產風財訊:2018年4月29日,清華大學偉倫報告廳內,一群地產大佬和金融新貴共聚一堂,激情地對房地產金融高談闊論。
作為首屆清華經管學院地產金融峰會,時任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的單俊葆頗為重視,身著正裝與鑫苑(中國)置業董事長張勇、當時的花樣年集團董事長潘軍、彼時旭輝集團北京區域總經理孔鵬等地產名人并肩而坐,共同探討“實體經濟浪潮下的金融與房地產行業趨勢”。
![]()
(從左至右:朱巖、孔鵬、郭杰群、張勇、潘軍、鄭列列、單俊葆)
中金公司作為中國金融界的“四大天王”('三中一華'代表中國證券業的最高水準和金字招牌)之一,也是在地產界舉足輕重的一個“金主爸爸”。那時候,房地產還是備受中金公司重視的領域,也受到單俊葆的關注。
在對話中單俊葆就多次強調,房地產必須轉型,中金公司正將人工智能與房地產轉型深度結合……各番言語,充滿對房地產的信心,身旁的張勇、潘軍等也相互應和,好一番“黃金時代”的盛世景象。
誰也未曾料到,七年后的深秋,這位曾站在行業前沿的資本舵手,會以“失聯”的方式進入公眾輿論。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已升任中金資本董事長多年的單俊葆“失聯”,電話和微信均無應答,公司官網高管名錄也已抹去其信息。
中金資本是中金公司旗下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平臺,是中國的頂級PE。
今年10月25日中金資本與湖北科創母基金達成合作,并在武漢舉辦儀式,這被視為單俊葆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因為短短六天后他被曝徹底“失聯”,而這也是一系列往事和猜測的開始。
![]()
中金的地產“蜜月期”
單俊葆步入事業巔峰
單俊葆與房地產行業一度聯絡緊密,這與中金系的布局不無關系。
2017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期,彼時中金公司幫助了很多房地產企業進行資本市場的上市、發債、并購等。
當年3月中金公司正式成立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將其定位為唯一的私募投資基金業務平臺,中金資本也很積極關注地產領域。
![]()
例如2023年底,由新華保險與中金資本共同設立的坤華(天津)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亮相。這只規模100億元的不動產私募股權基金,成為中金資本布局商業地產的重要抓手。
新華保險作為有限合伙人認購99.99億元,中金資本則以普通合伙人身份負責基金的投資、管理及運營。
短短一年間,坤華股權投資便將9個萬達廣場項目收入囊中,從北京房山區萬達廣場,到煙臺芝罘萬達廣場、南京萬達茂,再到2024年底集中入手的晉江、赤峰、銀川金鳳區等多地萬達廣場,中金資本和新華保險通過這一基金,成為萬達集團“輕資產轉型”背景下重要的接盤方。
通過這些項目的運作,中金資本既與不少頭部房企建立了資本關系,也逐步在房地產投資領域加持力量。
那時候,中金公司更是通過股權投資、直接投資等方式,積極發展房地產的基金,比如配合地產開發的基金、發行特色小鎮基金、幫助房地產企業轉型孵化的基金等。
彼時的單俊葆正處于事業高峰期。復旦雙碩士出身的他,早年任職上海證監局,2001年加入中金,僅僅八年就升至董事總經理,可謂順遂非凡。
2015年,單俊葆承擔創新任務,創立中金智德,主導了螞蟻金服、北汽新能源等明星項目的投資。那時候,單俊葆的視角相當廣闊,涉及金融、地產、能源、科技等眾多領域,并對多種產業與業態的創新融合頗感興趣,正如其在上述地產金融峰會上多次強調的“地產要加科技加金融”。
帶著同樣的野心,及至2021年單俊葆執掌中金資本時,快速將公司的管理資產拉到突破5600億元。
中金資本高管“團滅”?
違規與危機“風暴襲來”
時間來到202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監管風暴”打碎了很多中金高管的野心,也讓中金資本被推上輿論風口。
2025年5月,中金資本法定代表人變更,來自中金投行的龍亮接替單俊葆出任這一職務;9月,龍亮再次接替單俊葆擔任中金資本總裁。
一系列人事變動之后,同年8月,中金資本原董事長丁瑋被曝帶走調查。據業內消息,丁瑋被查與相關基金設立及運作中涉嫌利益輸送有關,可能涉及政府部門、國企人員及親屬從事的行業及領域。
資料顯示,丁瑋曾主導中金資本管理的兩大知名母基金——規模300億元的中金啟融基金和400億元的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其中,中金啟融基金是與工行合作設立,而時任工行資管部總經理顧建綱已于2023年8月被查,2024年因貪污罪、受賄罪被提起公訴。這一關聯讓中金資本的問題更顯復雜。
緊隨丁瑋之后,中金資本運營管理委員會委員安垣、原總裁肖楓也先后被查。兩人作為核心團隊成員,被指深度參與了此前的違規項目運作。
![]()
直到2025年10月下旬,前董事長單俊葆被曝“失聯”,被戲稱為中金資本核心管理層或“團滅”。
有媒體報道稱,單俊葆被查的核心原因指向其任內通過“抽屜協議”,將政府引導基金資金違規投向關聯方,涉嫌濫用職權。這種在光鮮基金合同之外的私下協議,成為中金資本利益輸送的“灰色通道”,也徹底暴露了公司內部管理的漏洞。
高管頻繁被查對中金資本產生了巨大沖擊。財務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金資本實現營收4.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51億元下滑48.97%;凈利潤5715.1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45億元大幅下滑329.82%。
業績下滑的同時,信任危機也隨之而來。據報道,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開始撤資,多個省份啟動對與中金資本合作項目的風險排查,國有資本平臺暫停新的合作。甚至2024年上半年中金資本已有11只基金無法兌付,其中6只直接關聯單俊葆主導的灰色操作。
中金資本作為券商系私募的標桿企業,高管頻繁被調查的事件,引發了整個私募行業對合規經營的重新審視,監管部門也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了對私募機構,尤其是涉及政府資金、地產投資領域的監管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