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拖,擔心寶寶以后會自卑
這個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奶奶說很小一只,只有4斤多一點,她記得很清楚,剛接生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迎接新生的喜悅當中,沒有人發現寶寶手上的異樣。
![]()
還是奶奶去挨個看了看,先看的右手是好的,沒想到寶寶的左手卻多了一根手指,這讓一家人都感到了不舒服,畢竟從爸爸媽媽雙方的家族上來說,都是沒有這種情況的,特別是媽媽,心情很是糟糕,一直在家里發著愁。
雖然這點意外沖淡了新生的喜悅,但一家人經過調整之后,又重新振作起來,寶寶來之不易,更需要他們去努力拯救。
寶寶出生的時候,醫院的醫生就告訴過他們,多指是可以通過手術去掉的,所以一家人都非常注意去搜集這方面的信息,等到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到了門診,想法就是讓孩子手術、要早點手術。
此前一家人問診的結果是要等到寶寶1歲后才能手術,而且術后的預期并不是很穩定,所以媽媽和奶奶這次的問診就是要明確孩子的手術方案和手術時間。
寶寶的多指情況還好,結構并不太復雜,手術相對也比較常規,該做的調整都要做,主要是寶寶術后需要家長們去仔細地照顧和引導鍛煉。
![]()
一般多指手術,在孩子6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考慮做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心肺功能相對完善了,體重也要在12斤以上了,手術的條件相對成熟,在這個階段早點手術,孩子恢復時間長,適應和鍛煉的時間也會長一些。
媽媽表示生下來后,不太愿意抱著孩子出去,平時衣服穿得也比較多,就是不想孩子以后有一些不好的回憶,如果一直不管手上的多指,家里人也很擔心孩子以后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自卑起來,所以媽媽不想拖到孩子1歲后了。
![]()
等到寶寶過了6個月的時候,媽媽終于松了一口氣,寶寶手上的多指終于沒有了,以前兩個拇指擠在一起別提有多別扭了,奶奶也一直在擔心會把拇指擠變形,所以手術做完之后,一家人又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護理大業之中了。
白天到黑夜,一直在堅持
從寶寶手術拔完針,一家人就圍繞寶寶的作息制定了護理計劃。
晚上九點多開始哄睡,趁機給寶寶涂祛疤藥一次,然后十點多再給寶寶綁上夜間支具,第二天早上六點,奶奶就要起來把手上的夜間支具拆下來,然后再給寶寶涂一次祛疤藥,等到八點鐘寶寶醒了,就開始了一天的功能鍛煉。
一開始寶寶有些不配合,不僅功能鍛煉有哭鬧,晚上也經常下意識地把支具給掙脫掉,不過經過爸爸媽媽和奶奶的耐心引導,寶寶漸漸會自己去主動地“練彎彎”了,也會安靜地戴著夜間支具,這些都離不開一家人的團結合作。
![]()
勇敢的寶寶經過功能鍛煉,左手使用得也越來越靈活了,可以拿起勺子吃飯,也可以從地上撿拾起黃豆了,無論是在力氣還是精細動作上都有了比之前相當大的變化。
奶奶高興地說:“他抓東西挺狠的,好厲害!”
![]()
最主要的還是現在抱著寶寶到樓下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管哪只手都可以大大方方地伸出來,抱出去也不會有人去特意去盯著看了,就算是一些了解的親戚見了,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了。
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就是手術的意義所在,讓孩子可以和他人一樣自由地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勇敢地伸出雙手,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