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注意!2026中考科目有變,這些地區已落實,看看有你家嗎?
2025年11月的北京海淀傍晚,家住西二旗社區的李姐正圍著廚房轉——炒青菜的滋滋聲混著油煙機的嗡鳴,案板上還擺著女兒的數學錯題本,手機卻突然彈出條教育廳的推送:“2026中考計分科目調整,多省已明確方案”。她手里的鍋鏟頓了一下,抬頭看見上初二的女兒正趴在餐桌前刷地理題,趕緊把手機遞過去:“你快看,北京明年中考‘小四科’都不計入總分了!”女兒湊過來一看,群里已經炸了鍋,西安的家長說當地只剩7科計分,黑龍江的家長曬出了體育80分的新政,消息刷得比鍋里的沸水還熱鬧,李姐忍不住嘀咕:“還好提前看到了,不然復習方向都偏了。”
![]()
一、這些地區已明確!2026中考科目先“變”一步
早在2023年9月,黑龍江省教育廳就發布方案,明確2026年中考要考14門科目,不僅把外語口語(10分)和聽力(20分)正式計入總分,還將體育與健康提到80分,其中30分是平時考核分,考前突擊根本沒用。到了2025年3月,西安市教育局也跟進,宣布2026年起中考計分科目從10門砍到7門,只留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和體育,化學、生物、地理直接退出“計分隊列” 。
南方地區動作也不慢。2025年4月,衡陽市教育局發文,2026年中考總分從1040分驟降到760分,歷史、化學等科目分值都打了折,體育折后占80分;9月,清遠市更是把體育分值提至90分,2026年起分體質測試和統一考試兩部分計分,跑步、游泳還得二選一 。而北京早在2025年10月就明確,2026年中考只算6門成績,化學、生物等“小四科”只評等級不計分。
二、核心變化:分值調整藏“側重”,等級也能卡升學
這次改革不只是“減科目”,更藏著對能力的新要求。最明顯的是“主科穩、體育漲、副科調”的規律:不管是北京、西安還是衡陽,語文、數學、英語的分值基本穩住120分左右的核心地位,而體育分值普遍上漲——黑龍江從往年的40分左右提到80分,清遠直接漲到90分,占總分的比例快趕上化學了 。
更關鍵的是“等級門檻”開始發力。長沙早就明確,2026年生物、地理雖然不計入總分,但必須達B等才能報公辦高中;黑龍江也要求,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要和中考成績掛鉤,思想品德、藝術素養這些平時表現,都會影響高中錄取 。這意味著哪怕孩子文化課分數高,要是體育不達標、沒參加過實踐活動,照樣可能被重點高中拒之門外。
三、別慌!“兩考合一”不是難了,是更“活”了
不少家長看到“科目調整”就慌神,其實這次改革的核心是“兩考合一”——把初中畢業考和高中招生考合并成一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既算畢業成績,又當錄取依據,本質是簡化流程,不是提高難度。而且教育部早就規劃,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會逐步提到80%,不只是普通高中,職普融通班、特長招生都能給孩子留出路。
各地還新增了“多元升學路徑”:北京、上海試點“登記入學”,連續3年在同一初中就讀、綜合評價達B級以上,就能直接申請對口高中,不用擠統一中考;山東2026年要搞“綜合評價招生”,會編程、有競賽獲獎經歷的孩子,哪怕文化課稍弱,也能靠特長突圍。對偏科的孩子來說,這反而比“一考定輸贏”更友好。
四、備考劃重點:這3件事現在就得做
想跟上2026年的中考節奏,光刷題可不夠,這幾件事得提前安排:
第一,查本地細則。各省教育廳官網都有改革原文,比如湖南家長看“等級要求”,清遠家長盯“體育選考項目”,黑龍江家長要記牢“口語測試時間”,別等初三才臨時抱佛腳。
第二,抓“平時分”。體育要堅持鍛煉,黑龍江的30分日常考核、清遠未來要加的過程性評價,都是靠日積月累,考前突擊根本補不上 ;周末可以讓孩子參加志愿服務、科技社團,攢夠綜合素質評價的素材。
第三,避開“紅線”。東莞、河南等地已明確,2026年復讀生不能報公辦高中,想靠復讀沖名校的路變窄了;生物、地理別等初三再學,黑龍江、長沙都要求“學完即考”,初二就得穩住等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