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班主任問診臺】這是一位微信好友的求助:我是一名中職新生班班主任,也是第一次做班主任。遇到一件事,心里難受不知道怎么辦?
我班一名學生,帶違禁品(打火機、煙)多次被逮,最近這一次被通報了,我沒聽他解釋,讓他回家反省。這一回不回學校了,他回家的當天我就給他打電話了也給他家長說明了情況,只是嚇唬一下他。但是現在他不回學校了,家長愁,我今晚也去他家里了,學生就是不想上了,就要打工,嫌棄在學校學不到東西。起初他以為是我給他打的通報。
我的一個錯誤決定,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也改變了一個家庭,后悔、難受。
![]()
【老班有方】
看到您的留言,我非常理解您現在的心情。你的難受恰恰證明了你是一位有責任心、關心學生的好老師。
讓我們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一部分:安慰與共情——請先放下過重的包袱
“暫停一下,深呼吸”:老師,請您先停下來,深呼吸幾次。您已經做了大量補救工作——打電話、聯系家長、甚至當晚就家訪。您的行動力已經遠超很多老師。這件事的發展超出了您的預期,但這不是您教育的初衷。初衷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只是方法在當下產生了反效果。
“教育的復雜性”:教育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學生的輟學念頭,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如“在學校學不到東西”),這次通報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您不必將全部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如果沒有這次通報,可能也會有別的事件觸發他的想法。
“新手班主任的必經之路”:幾乎每一位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尤其是新手班主任,都曾有過類似的“挫敗感”。我們都是在不斷嘗試、犯錯、反思、調整中成長起來的。這次經歷雖然痛苦,但它將成為您未來教育生涯中非常寶貴的一課。
第二部分:實操建議——我們現在還能做什么?
您現在最需要的是“下一步該怎么做”的指南。以下是分步驟的、落地性強的建議,希望能幫到您。
第一步:重新定位,調整策略(24小時內)
目標轉變:從“勸他回校”暫時轉變為“修復關系,理解他”。
您的角色轉變:從“紀律執行者”轉變為“人生導師”和“傾聽者”。不要再以班主任的身份施壓,而是以一位關心他的長輩、朋友的身份出現。
第二步:二次溝通,深度傾聽(未來1-3天)
這次溝通的對象和方式需要調整:
先與家長單獨溝通一次(電話或見面):
誠懇道歉:為當時沒有耐心傾聽他解釋而道歉。可以說:“XX媽媽/爸爸,我反思了很久,當時我處理得過于急躁,沒有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這是我的疏忽,我很抱歉。” 這能極大緩解家長的焦慮,讓他們成為你的盟友,而不是對立面。
統一立場:告訴家長,我們現在共同的目標是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做出對長遠未來最有利的選擇,而不是簡單地“逼他回學校”。請家長暫時不要每天嘮叨“回去上學”,這只會讓他更逆反。
創造一次與學生真誠的“非正式”談話機會:
場合:最好不要在家里或者學校。可以邀請他“出來坐坐”,比如一杯奶茶、一頓簡單的飯。輕松的環境能降低他的防御心理。
開場白至關重要:
正確開場:“今天我過來,不是以班主任的身份命令你回去。我只是很想跟你聊聊,為我上次沒聽你解釋道歉。我特別想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在學校里遇到了什么讓你覺得學不到東西?你說的話,對我以后帶好這個班非常重要。”
傾聽,百分之百地傾聽:引導他多說,您只負責提問和點頭。問一些開放式問題:
“你覺得在學校里,最讓你受不了的是什么?”
“你提到的‘學不到東西’,具體是指學不到什么樣的東西?”
“打工這個想法,你覺得它能帶給你什么學校給不了的東西?(比如自由、賺錢、成就感?)”
關鍵點:當他抱怨時,不要立刻反駁或說教(如“打工很辛苦”“讀書才有出息”),先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的感覺了,如果我是你,可能也會覺得沒意思。”
第三步:提供“選擇性方案”,給他一個臺階(談話中或之后)
當他把內心的郁結說出來之后,關系緩和了,再提供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不是“回/不回”的二選一,而是有彈性的。
1、“體驗式”方案(最強推薦):
提議:“我完全理解你想體驗社會的想法。你看這樣行不行?我給你開一周的‘社會實踐假’。這一周,你不算曠課,你去嘗試找一份短期工體驗一下。一周后,我們再見個面,你不必承諾回不回來,就只跟我分享一下你這一周的見聞和感受。如果體驗后你依然覺得打工更好,我尊重你的選擇,并幫你辦好手續;如果你覺得還是讀書更有價值,我們歡迎你回來,我們一起商量怎么讓你的校園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優勢:
給予尊重:尊重了他的意愿,而不是否定。
緩沖期:避免了“不回去就沒面子”的尷尬。
現實教育:讓社會現實告訴他答案,比您的說教有力十倍。
保留退路:他有一條體面返回的路徑。
2、“改良式”回校方案:
如果他流露出猶豫,可以趁熱打鐵:“如果你愿意回來,我們可以一起做個計劃:比如,你覺得哪些課實在沒意思,可以在不違反紀律的前提下,看看書或者學點你感興趣的技能?我們可以嘗試幫你加入學校的技能社團(如汽修、計算機小組),讓你動手實踐?你的精力需要有個釋放的渠道。”
第四步:長期規劃——無論他是否回來,都是教育的開始
如果他回來了:要私下和他約定,既往不咎,但約法三章。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找到在學校的價值和目標,比如鼓勵他參加技能比賽,讓他有成就感。
如果他最終選擇離開:請告訴他,學校和他的班主任永遠是他的后盾。他可以隨時回來咨詢職業規劃,如果他將來想讀成人教育、提升技能,您愿意提供建議。這樣,您關閉了一扇門,但為他留了一扇窗。您的關愛會在他未來的人生中留下溫暖的印記。
關于你最深的自責——認為自己的決定改變了學生的人生:
請相信,一個決定不會定義一個人的一生。人生是無數選擇的總和,這次事件只是他成長道路上的一個節點。你的關心和后續努力,很可能成為他未來回望時的重要轉折點。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是慢的藝術,不是快的效率。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有時我們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作為中職班主任,你面對的挑戰可能比普通高中更多。但這些孩子也同樣渴望被理解、被認可。你的付出,即使暫時看不到回報,也一定在他們心中留下了痕跡。
最黑暗的時刻往往出現在轉折之前。 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很棘手,但也可能是你與學生關系破冰、真正走進他內心的契機。
請給自己一些寬容,也給那個學生一些時間。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預測性——今天看似最無解的局面,明天可能迎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你是一位好老師,因為你在乎,你自責,你尋求改變。請相信你的真心最終會被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