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網)
轉自:安徽網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體驗手工創作的獨特魅力,日前,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第二中學“親親派河”手工社團開展了一堂以“巧手生花,愛在重陽”為主題的“政美”課。同學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以自然為材,以巧手為媒,將秋日的情思與美好的祝福,凝聚于一件件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之中。
![]()
活動伊始,老師引導同學們觀察形態各異的松果。大家發揮奇思妙想,將松果視為花瓣、羽毛或小羊的身體,輔以彩紙、黏土、不織布等材料,并精心黏貼、拼接、繪制。
不一會兒,憨態可掬的松果小獅子、絢麗多姿的松果鴕鳥、列隊前行的小綿羊等一件件充滿童趣與創意的手工作品便躍然桌上。
巧手翻飛間,秋日的景致與趣味被定格在這方寸之中。同學們不僅體驗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更在實踐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與創造之樂。
此次以“秋”為媒、以“松果”為載體的手工創作,不僅是美育的實踐課堂,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同學們將完成的作品細心包裝,部分優秀作品將在社團老師帶領下,贈予社區長輩,以此表達節日的問候與祝福。
小小的手工作品,承載著同學們對長輩的敬意與愛意。此次活動將課堂學習延伸至社區服務,讓尊老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在實際行動中得以傳承和升華。
![]()
據悉,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第二中學美育組與思政教育中心深度協同,以手工社團為實踐載體,創新開發了“政美”校本課程。
該課程立足中學生認知規律與動手實踐需求,構建起“思政鑄魂、美育潤心、勞動賦能”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讓學生在裁剪、編織、塑形、創作等手工勞動中,觸摸中華文明的肌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感知新時代發展的印記。
此外,“政美”校本課程還通過對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等文化節點的深度挖掘,結合非遺技藝與手工活動等實踐載體,從教師節感恩系列畫展的翰墨情深,到中秋節“月滿華誕”黏土制作的指尖乾坤;從端午節扎染制作與黏土粽子的創作中體驗安康祝福與勞動樂趣,到此次重陽節巧手生花的溫情傳遞……
學校系統化地將美育與思政教育融入校園生活點滴,引導學生在手工勞動中體會“勞動創造美”的深刻內涵,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觀念,培養勤于動手、樂于實踐的良好習慣。
扎實而富有創新的美育工作結出碩果。在“合肥市第二批廬美校園計劃美育浸潤行動實踐基地”遴選中,該校憑借突出的課程建設與豐碩的美育成果,從全市眾多優秀學校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這既是對過往課程探索實踐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深切期許。
“政美”課程已成為學校“五育融合”的核心品牌,先后接待10余所兄弟學校參觀交流,并被合肥市教育局列為“校本課程創新案例”予以推廣,顯著提升了學校的教育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