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驢荒”為觀照,長期以來,我國畜牧業生產形成了“重量輕質”的思維慣性、“一豬獨大”的市場結構,隨著人口增長放緩、飲食習慣向精細化健康化轉變,未來畜禽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應更加側重“六畜興旺”。
“我國牛馬都不缺,就缺驢”?最近,這一略帶調侃的話題引發公眾對驢產業這一特色畜牧業的關注。
實際上,公眾對“吃驢自由”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比如華北地區一、二線城市中驢肉火燒店產品的價格,熟制驢肉每斤基本要破百元,一個驢肉火燒的價格,快要趕上西餐漢堡的價格。價格高企背后,是驢肉供需關系緊張:一方面,“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以驢肉火燒、阿膠為代表的驢飲食文化快速推廣,拉升了市場需求。以驢肉火燒發源地之一河北保定為例,全市共有驢肉火燒店千余家,驢肉日均消耗量約1萬斤,折算每年需求驢約4萬頭。另一方面,我國驢存欄量近年來斷崖式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驢存欄量由1996年末的944.5萬頭銳減至2024年的129.9萬頭,近三十年間降幅超80%。與存欄超4.2億頭的生豬、均超千萬只的牛羊相比,驢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驢為什么越來越少?主要與生產力的發展有關,實際上源于驢的用途轉變。傳統上,驢作為農業勞作的重要輔助工具,幫助人們耕地、拉磨、運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農業綜合機械化率已達70%以上,驢的役用功能逐漸被取代,轉向商用。
此外,驢的生物特性及其繁育技術滯后也導致存欄量難以在短期內提高。作為大牲畜,驢妊娠期約12個月、單胎,人工授精技術尚不完善,養殖投入大、生長周期長、繁育效率低,對于養殖主體而言收益周期過長,長期投入信心不足,導致散養為主,未形成類似其他家畜家禽的規模化發展格局。最后,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不少國家已經開始對活驢宰殺和驢皮貿易進行限制,導致進口有限。2024年2月,非洲聯盟成員國批準了對驢皮貿易實施15年禁令,我國“驢荒”可能進一步加劇。
傳統的役用養殖供給不足、新興的餐飲市場需求旺盛,當前的“驢荒”,本質上是供需關系不平衡,顯示出農畜產業生產調整和消費變化之間的不匹配與滯后性。類似的現象,其實在其他地域性、小眾化畜禽品種領域也很常見。我國居民畜禽產品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提醒畜牧業發展要加快從生產主導型向消費主導型轉變。
黃羽肉雞的“境遇”,就與華北的驢頗為相似。黃羽肉雞是華南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其生長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風味物質,肉質鮮美、口感優良,隨之而來的則是飼養時間長、養殖成本更高。面對國外快大型白羽肉雞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高等競爭優勢,以及西式炸雞快餐烹調方式和飲食文化的普及,黃羽肉雞同樣面臨市場萎縮和存欄量下降等難題,亟待“翻身”。
客觀來看,以肉驢和黃羽肉雞為代表的“非主流”畜禽產品,在新的市場趨勢下并非無關緊要。2024年,我國肉蛋奶等畜禽產品總產量比2020年增加2778萬噸,增長18.8%,增產保供能力進一步鞏固。但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我國畜牧業生產形成了“重量輕質”的思維慣性、“一豬獨大”的市場結構,隨著人口增長放緩、飲食習慣向精細化健康化轉變,未來畜禽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應更加側重“六畜興旺”,以消費需求為導向引領形成新供給新動能。這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畜牧業由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躍升的必然選擇。
加快畜牧業向消費主導轉型,一要從思想上更加重視小宗畜禽產品。還是以驢為例,驢肉相較其他肉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膽固醇、高脂肪酸低熱量的“三高三低”特點,盡管食用習慣還局限于部分地區,但其消費符合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的趨勢,已形成較穩定的客群,有必要加大供給力度。
二要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撐。長期以來,驢等小眾畜禽品種并未得到太多資源投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常見的肉用禽畜育種大多起源于歐美,如白羽雞、長白豬等都是經過數十年雜交培育出的“長肉機器”,未經繁育的原始驢種作為肉驢食用,其生長效率、出肉率等自然無法與商品化品種競爭。這就要求相關領域給予專門的政策和科技項目支持,補齊優良品種繁育、社會化生產服務體系、精深加工等環節產業發展短板。
三要堅定融合發展方向。我國地方畜禽品種資源豐富、特色畜禽產品眾多,但均不同程度存在市場體量小、產品附加值低等瓶頸,挖掘開發并不充分。在大眾化畜禽產品愈發豐富和優質的今天,特色畜禽產品天然具有跳出同質化競爭的優勢。“使用是最好的保護”,要立足養殖環節打造過硬的產品功能價值,同時,通過精深加工、品牌培育、消費體驗等二三產環節,將獨特的文化價值、情緒價值傳遞給消費者,以此滿足不斷升級的多元消費偏好,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潛力。
自古以來,“六畜興旺”便承載著人們美好生活的寓意,為改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和營養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背景下,期待畜牧業生產良性發展,推動實現從滿足“吃肉自由”的基礎功能,向吃得多樣、吃得健康的高品質、高體驗需求轉變。(趙煒)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