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施婕)近期,多家大型商超推出售價約20元的整只烤雞,因價格親民吸引眾多消費者,同時因為價格明顯低于市場普遍認知,在引發購買熱情的同時也引發熱議。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售的烤雞類產品,價格多集中在20元至30元區間,消費者普遍評價“好吃又便宜”,復購率較高。而支撐這一低價的背后,既離不開技術因素,也與商超的運營策略密切相關。
![]()
20元一只的烤雞。上海市場監管局 圖
11月3日,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首先解答了“低價雞的品種疑問”。她表示,這類烤雞通常選用白羽雞,該品種本身具有生長速度快、產肉量高的特性;在科學化、規模化的集團化養殖模式下,白羽雞一般只需三四十天就能長到2.5公斤左右,達到出欄標準。這種高效養殖模式本身就大幅降低了成本,從商業角度看具備“低價基礎”。
同時,朱毅還澄清了大眾對白羽雞的常見誤解:其一,我國已成功繁育出自主優質白羽雞種,不再依賴進口,這進一步拉低了肉雞的整體價格;其二,白羽雞“長得快”是遺傳選育技術升級與精準飼料供給的結果,使用激素不僅無必要,還會增加養殖成本,且在中國及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養雞過程中使用激素均屬明確違法行為;其三,白羽雞并非“多翅多腿的怪雞”,更不屬于轉基因食品,無需擔心品種安全性。
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顧志君則從銷售端角度,解釋了低價烤雞的“運營邏輯”。他指出,這類低價整只烤雞多在大型超市售賣,核心原因在于大型超市能依托規模經濟優勢。一方面,超市烤雞需求量大、進貨量足,可向上游產業鏈各環節爭取更低成本,從而“壓低”終端售價;另一方面,烤雞生產全程采用標準化、工業化流程,從自動清洗、標準腌制,到機器烘烤、快速冷卻,再通過冷鏈運輸至商超復熱保溫,全程減少人力與時間損耗,進一步控制了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對大型商超而言,烤雞更多是“引流產品”,作為成熟商業體,它們并非依賴烤雞賺取高額利潤,而是通過這類平價商品吸引更多客流,帶動其他品類消費。此外,大型商超對熟食的管理更為嚴格,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相比之下,單一的熟食加工小型作坊,在生產規范與品控管理上可能存在短板。
從健康角度看,“安全可食用”并不意味著鼓勵大量食用。朱毅特別提醒,從健康角度看,這類烤雞為保證風味,鈉含量可能偏高,建議消費者“適量食用”,在追求便利的同時兼顧健康,才是更為明智的飲食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