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2026年博士招生計劃。
社交媒體和家長群都炸鍋了。
![]()
上海交大這次的博士招生規模達到了5000人,而且還有“非全日制”博士。
這看上去是“好消息”——名校博士擴招了。更多人有機會成為上海交大的博士,據說有些還不需要考英語。
但也有家長不同意這種看法, 說這是個很壞很壞的消息。
連上海交大這種頂級高校都在擴招博士,可見如今的就業壓力有多大!
而幾年后,這批擴招的博士畢業走向社會,必然會帶來可怕的學歷通脹,到時候這些高學歷的人,會更難就業。
因為在三十年前,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也曾走過同樣的路。
正好,小魚最近在看介紹日本泡沫經濟后的書,《以日為鑒》,跟大家聊聊博士擴招的事。
![]()
01
— Dr小魚 —
那是一個信仰“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歷泡沫經濟的崩塌,經濟停滯,高額的房貸下,降薪裁員撲面而來,大學生就業也陷入冰點。
日本政府認為,要進行產業轉型,要帶國家走出困境,還得依靠“知識經濟”,同時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開始大量擴招碩士和博士。
當年,日本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口號——“打造十萬人博士社會。”
文部科學省啟動了《21世紀COE計劃》(Center of Excellence Program)等系列政策,鼓勵高校擴招研究生、提升博士比例。
從1991到2003年,日本博士課程在讀人數從約4萬人增長到超過10萬人。
幾乎所有大學都開設了博士項目,所有人都認為擴招博士可以提高國家競爭力。
那是一個相信“讀書改變命運”,“讀書拯救未來”的時代。
然而幾年后的世界,是怎么樣的呢?
![]()
02
— Dr小魚 —
泡沫經濟破滅后
博士大沉沒
當這群擴招的博士畢業后,現實社會卻來了個大變臉。
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社會經濟停滯,大量企業破產,降薪裁員不斷。
![]()
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數據:
2000年至2018年間,日本每年授予的博士學位數從1.1萬人增加到1.6萬人
但博士的就業卻越來越難。
東京大學一份內部調查顯示:
僅有約三成博士能在畢業后三年內拿到正式編制職位;
其余大多數博士,畢業后都在做短期合同工,甚至待業在家。
有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大學系統中有超過60%的博士后處于“一年一簽”的臨時崗位,月薪僅20萬日元(合人民幣不到一萬元)。
在日本高物價的社會,不到一萬人民幣的收入,連吃飯都困難。
所以,很多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其著作《學術漂流者》中寫道:
“博士教育的最大悲劇,是它生產出一群無法被體制吸納、也無法重返社會的人。”
03
— Dr小魚 —
尷尬的博士生
高學歷貧困者
當年日本大量擴招博士,但產業結構并沒有為這些高學歷人才準備好位置。
那時候,日本的制造業轉向自動化,服務業人力需求萎縮、IT產業尚未成熟……
大批博士畢業后,發現自己既不被企業需要,也不被大學接納。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令和元年人力資源白皮書》中指出:
博士畢業生的非正規就業比例從2000年的12%上升到2018年的近40%。
很多公司即便有位置,也寧愿要本科生,大專生,而不要博士生。
這讓博士生變得極為尷尬,催生出大量一貧如洗的博士。
他們被稱為“高學歷的貧困者。
![]()
04
— Dr小魚 —
被犧牲的一代人
到了2010年代,日本政府意識到問題。
于是啟動了《博士人才支援計劃》《博士后就業促進計劃》等項目。
鼓勵增加企業博士后招聘名額,大學提高博士生獎助金,鼓勵“產學融合”。
然而,日本社會已經不再信仰“讀書改變命運”。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023年的數據:
博士升學意愿持續下降,從2003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9.7%;
博士學位授予總量續多年停滯。
說白了,日本的學生沒多少人愿意去讀博士了。
從“博士被羨慕”到“博士被可憐”,日本用二十年。
![]()
05
— Dr小魚 —
今天看到上海交大計劃招收5000名博士,很難不想到日本當年的“博士熱”。
當然,中國與當時的日本不同,中國的科技產業仍在上升期,AI、材料、生物制藥、新能源等領域確實存在巨大的研究需求。
但無論如何,博士大量擴招是有風險的。
日本那一代博士的真實經歷,像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知識的繁榮,并不會必然帶來經濟的繁榮,更不必然帶來個人的成功。
無論何時何地,做選擇的時候,都要認清現實,真實面對自身需求,而不是被潮流所裹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