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宮變,唐穆宗在血濺宮闈中登基
公元795年,唐穆宗李恒出生于長安大明宮,初名李宥,唐憲宗李純第三子,初封建安郡王。
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儲君之位在次子李惲和三子李宥之間展開角逐。
憲宗本鐘意次子,但李宥的母親郭貴妃是平定安史之亂、對唐室有再造功績的郭子儀的孫女。
郭氏家族門生故吏遍布朝堂,勢力十分強大,因此擁立李宥的呼聲極高,而李惲的母親地位低下,連名字都沒留下,政治上十分孤立。
憲宗雖不喜李宥,但也無可奈何,只好立李宥為太子,改名為李恒,不過為了防止外戚干政,憲宗沒有把郭貴妃立為皇后,李宥的太子位置一直不穩。
憲宗的心腹宦官、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吐突承璀揣度上意,暗地里經營李惲,支持其為太子。
與此同時,郭貴妃在朝野內外廣結黨羽,包括宦官中的厲害角色右神策軍護軍中尉梁守謙以及內侍王守澄等人,他們和吐突承璀各為派系,明爭暗斗。
![]()
當時的憲宗由于服食丹藥過度,逐漸神智不清,身體狀況急劇惡化。
吐突承璀朝夕陪伴左右,眼見其時日不多,一邊私下加快廢立太子的準備,另一邊向憲宗說郭貴妃壞話,勸諫廢掉太子,重新立李渾為太子。
但吐突承璀沒想到他的對手行動更快,公元820年初,王守澄暗中指示內侍宦官陳弘志暗殺憲宗。
隨后太子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行動,梁守謙先是發動禁軍將李恒接進宮中,擁立其即位,而后火速派兵包圍吐突承璀及其黨羽官邸,將他們當場誅殺。
同時分兵前往李渾的住處,將他一并殺害,至此李恒在宮闈流血政變中登基,是為唐穆宗。
穆宗即位時年僅25歲,正值壯年,也是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且使人欽慕的年齡。
此時的大唐國內外形勢也在向好的一面發展,國內而言,憲宗經過十余年削藩戰爭,使唐朝在形勢上重新統一,各藩鎮無不服從朝廷命令,社會自安史之亂以來再次實現穩定。
![]()
國外而言,吐蕃在過去唐王朝的幾代帝王努力下,以及韋皋、李晟等邊疆大將的打擊下國力大損,已沒有了攻打大唐的實力,雖偶有邊患,但已構不成威脅。
北方草原的回鶻汗國與大唐保持和平穩定的關系,始終配合唐朝在西域牽制和消耗吐蕃。
眼下需要做的是持續鞏固對藩鎮的控制,發展生產,恢復經濟,補充憲宗削藩戰爭中消耗的財力。
可穆宗沒有仿效先父的勵精圖治,持續中興局面,反而縱情享樂起來。
唐穆宗:目光短淺的享樂天子
朝廷尚在為憲宗治喪期間,穆宗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游樂的喜好,在即位的幾個月里,他多次在宮中大擺宴席,飲酒嬉戲。
他高興時毫不吝嗇的賞賜周圍親信宦官,可謂揮金如土,穆宗喜歡觀賞角抵、雜戲等表演,為此不惜在宮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
有一次宮苑內修假山倒塌,有七位工人被壓死,但穆宗絲毫不警醒,依然毫無節制,終日宴飲,奢靡享樂。
對于穆宗的“宴樂過多,畋游無度”,很多朝臣、諫官看不過去,紛紛上疏勸諫,御史大夫李絳、常侍崔元略甚至跪倒在延英殿門外。
![]()
穆宗對此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歌舞酒宴上對身邊的給事中丁公著說當今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甚是欣慰。
歡樂之余,穆宗才想起朝政,即位第一年就對藩鎮實行銷兵政策,即按照每年裁軍8%的計劃,達到裁軍十萬人的目的,裁下來的士兵回鄉務農。
唐穆宗樂觀的認為經過先帝十五年的削藩戰爭,天下業已太平,是徹底解決藩鎮問題的最佳時機,所以在制定好計劃后很快向各地藩鎮下達命令,讓各地藩鎮開始裁撤兵員。
不過穆宗嚴重低估了藩鎮尤其是河北藩鎮的歸附程度。河北藩鎮是安祿山反叛集團的老巢,因為平定安史之亂的不徹底性,導致河北地區長期離心于長安朝廷。
而且河北藩鎮節度使和地方豪強勢力捆綁在一起,與長安關隴統治集團矛盾不斷,導致河北藩鎮興起“否君臣之節,營自家社稷”的思想,而穆宗以為一紙詔令即可讓藩鎮自我了結。
![]()
除此之外,穆宗打破藩鎮節度使職務由各藩鎮牙將推選的慣例,強行安插與本藩鎮有矛盾的節度使。
穆宗的種種行為激起了各藩鎮的反抗,以至于即位短短一年多時間里,河北藩鎮再次脫離朝廷,憲宗樹立的中央權威重新瓦解,藩鎮重新回歸到割據分立的狀態。
然而穆宗沒有任何補救或振作,反而繼續游樂,尤其是癡迷打馬球,就是在馬上持長桿擊打鏤空木球,這在當時是很風靡的運動。
822年十一月的一天,穆宗在和宦官們打馬球時,有一位內官突然墜馬,由于事發緊急,穆宗十分恐慌,竟直接中風,被救回后臥病不起,一連數日不能下床。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大臣們著急了,宰相李逢吉帶著文武百官到延英門請求皇帝召見,遭到拒絕。
另一宰相裴度也多次上疏,請求皇帝趕緊冊立太子、接見臣子,但是均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不久,穆宗身體稍稍恢復,但也只能被人抬到躺椅上在正殿接見群臣。
從823年起,穆宗和他的父皇一樣迷戀上了金石之藥,這些丹藥大多以各種金石為材料,含有各種重金屬,吃多了不但不能強身健體,反而會傷害身子。
僅僅過了一年,穆宗于824年初因丹藥服用過多而毒發身亡,時年29歲。雖然穆宗在位僅僅四年,但卻是極能折騰的主。
![]()
他不僅沒能解決憲宗削藩戰爭引發的赤字問題,還把平藩成果毀于一旦,他的揮霍奢靡和貪婪無度極大地加劇了帝國的財政和社會危機。
不過相比于他的兒子,還是小巫見大巫。
唐敬宗,童昏皇帝“昏損”大唐
唐敬宗李湛即位時年僅十五歲,但論起玩樂相比他的父親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敬宗最喜歡的游戲是馬球和手搏,玩夠了就大擺宴席,醉酒尋歡,穆宗雖然也貪圖玩樂,但最起碼還稍微關注朝政。
可敬宗完全把朝政丟在九霄云外,比如大臣們參加早朝,經常天不亮就起床準備,可等到所有大臣入朝,敬宗才姍姍來遲,后來發展為一個月也難得上朝兩三次。
諫官們極力勸諫,叩頭流血不止,但敬宗仍置若罔聞。
打馬球需要在馬上做出高難度的動作,很容易摔下馬,揮動球桿時也難免會傷到人。手搏和摔跤很像,打起來沒輕沒重,容易打傷甚至死人。
不僅如此,敬宗對陪自己玩的宦官下人態度暴躁,稍不如意就大行鞭撻,很多下人敢怒不敢言。
![]()
敬宗近乎瘋狂的游樂,時間一久在宮中引發了一系列的突發事件,比如染坊役夫張韶與卜者蘇玄明聯絡數百染工殺入右銀臺門的嚴重事件,以及妖賊馬文忠與品官季文德等近1400人圖謀不軌事件。
雖然這些小規模叛亂被鎮壓,但敬宗卻絲毫不加收斂,還變本加厲,他大興土木,即位以后,從春天到寒冬,沒有停息的時候,各級官員和匠役之人都怨聲載道。
為了在宮中觀龍舟競渡,竟給鹽鐵使下詔,造競渡船10艘,要求把木材運到京師修造。
另外,敬宗還喜歡打獵,平時白天玩不夠,就深夜帶人捕狐貍以取樂,宮中稱之為“打夜狐”。
敬宗無治國之才,卻隨處可見在玩樂方面的本領,善手搏,觀賞摔跤,專門豢養了一批力士,晝夜不離左右,不過敬宗絲毫沒有把他們當人看待,打罵皆是家常便飯,搞得這些人滿懷畏懼、心中怨憤。
很快敬宗這種肆無忌憚的游樂,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宦官和力士們私下里聯合設計除掉敬宗。
![]()
826年十二月的一個夜晚,敬宗“打夜狐”還宮,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打球,又與軍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定寬等二十八人飲酒。
酒過三巡,敬宗渾身燥熱,離席更衣,就在此時,大殿上的燈突然被吹滅,劉克明等人一起動手,在黑暗中殺掉敬宗。
敬宗在位僅兩年,死時年僅十七歲,成為唐朝歷史上享年最短的皇帝。
穆宗敬宗執政加在一起僅僅六年,但卻把來之不易的中興成果全部葬送,藩鎮割據問題加重,朝政日益腐敗,宦官專權日甚一日,廢立皇帝如同兒戲,大唐帝國徹底走向衰落,再無回天之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