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高票當選后,國民黨內一片歡呼,大家都在討論“論功行賞”,名單一個接一個公布。
季麟連有功,李乾龍有功,蕭旭岑也有功。但是,細看這份名單,所有人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個最重要的人,不見了。
誰是這次選舉的第一功臣?毫無疑問,是楊永明。可在前兩波最重要的人事安排里,沒有楊永明的名字。這就很奇怪,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失誤,還是更深遠的謀劃?
![]()
鄭麗文的這次勝利,意義重大。不僅僅是換個領導人,而是整個黨派的一次重新開始。選舉結束后,按照老規矩,自然要“論功行賞”,獎勵那些出過力的人。
我們看到,季麟連得到了重要職位。他擅長組織協調,把競選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李乾龍也有收獲,他負責資源整合,幫鄭麗文找來了大量支持。蕭旭岑在輿論宣傳上出了大力,張雅屏和李德維在地方上深耕多年,功勞也不小。這些獎勵,都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但是,明面上的名單之外,還有一個暗地里的功臣,楊永明。說他是“第一功臣”,一點都不過分。因為從開始到結束,楊永明才是背后那個最關鍵的人。
![]()
選舉剛開始,鄭麗文報名參選,整個策劃就是楊永明做的。后來的所有文宣設計,從海報上的標語到網絡上的宣傳視頻,都是他一手把關。他設計的“務實改革”口號,簡單好記,一下子就傳開了。
不止這些,鄭麗文去各地拜訪,行程怎么安排,見哪些人,說什么話,也都是楊永明策劃的。舉個例子,在南部一個本來不支持他們的地方,楊永明提前布局,讓鄭麗文去參加一個當地的傳統活動,和民眾一起勞動。這個畫面被拍下來,在網上獲得大量好評,一下子扭轉了當地的風向。
![]()
最大的考驗出現在選舉中期。鄭麗文有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錯了話,引起很大爭議。對手抓住這點猛烈攻擊,民調數字眼看著往下掉。
當時很多人都慌了,是楊永明站了出來,立刻聯系了幾家友好媒體,安排了一場專門的記者會。他讓鄭麗文用誠懇的態度道歉,并且把話題引回到路線主張上。
同時,他在網上發動支持者,集中宣傳鄭麗文過去的成績。就這樣,一場眼看要輸掉的危機,被楊永明硬生生扳了回來,這件事大家都記得很清楚。
![]()
楊永明有這個能力,一點也不奇怪。他是國際關系方面的專家,當過教授,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他的視野,比很多只懂內部事務的人要開闊得多。
既然功勞這么大,能力這么強,獎勵的時候怎么會沒有他呢?目前公布的重要職位,比如副主席,還有幾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沒有楊永明。有兩個位置看起來很合適他,一個是負責大陸事務的部門,一個是國際部。以楊永明的背景,去管哪個都完全沒問題。但現在看來,他不會去。
這就讓人想不明白了,就算不給他最高的職位,也應該有個重要的安排吧?為什么什么都沒有?但肯定不是,故意忘記了他。唯一的解釋是,這是故意安排的。
![]()
我們分析,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現階段的工作重點變了。選舉結束了,鄭麗文現在最著急的是“找錢、找人、找資源”。這些都是非常具體、非常事務性的工作。楊永明的強項是出主意,定戰略,而不是天天去跑關系、搞應酬。讓他去做這些事,是浪費他的才華。
第二,是為了保護楊永明。國民黨內不是鐵板一塊,有很多股勢力,對鄭麗文上臺不一定都服氣。如果鄭麗文重賞楊永明,就會讓楊永明成為這些人的“靶子”。所有人都會把不滿集中對準他。讓他暫時退到后面,反而能讓他避開這些明槍暗箭。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比如劉備剛拿下益州的時候,也沒有立刻重用法正,就是為了避免激化矛盾。
第三,要平衡各種人情。幫助鄭麗文選舉的人很多,人情債也很多。職位只有那么幾個,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怎么辦?現在,功勞最大的楊永明主動不要位置,其他人也就不好再爭什么了。這叫“高風亮節”,也幫鄭麗文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為了將來的大選。鄭麗文的任期是4年,但目標絕不僅僅是這4年。后面還有2026年的地方選舉,更有2028年的更大選舉。鄭麗文在就職典禮上,最后一句話特意提到了“2026”和“2028”,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她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開局,而楊永明,是一張王牌,不能隨便打出去。等到2026年選舉,需要他在背后出謀劃策。而到了2028年,那才是他真正走到前臺,發揮更大作用的時候,那時候的職位,會比現在重要得多。
第五,我們認為,這也和鄭麗文個人的領導風格有關。她是一個想得很遠的人,不喜歡只看眼前利益。不獎勵楊永明,看起來有點無情,但這正說明她看得遠,決心大。她愿意為了長遠的目標,頂住現在的壓力。這種風格,和一些上任后就急于獎勵自己人的領導人,完全不同。
![]()
所以,楊永明沒有被“論功行賞”,根本不是被忘記,更不是什么內部斗爭。恰恰相反,這是一步想得很遠的棋。鄭麗文展現出的,是一種不貪圖眼前熱鬧、敢于進行長遠布局的決心。這種決心,確實不小。
短期看,楊永明似乎“吃虧”了。但長遠看,這對他也許是更好的保護,也為他將來發揮更關鍵的作用,留下了空間。
一時的獎勵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能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2028年的大選,我們很可能看到楊永明從幕后走到臺前,真正地“論功行賞”,那時,賞格將完全不同。
鄭麗文的這步棋,你看懂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