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麗文這回當上國民黨主席,真是島內政壇的一大變動。2025年10月18日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她以65122票拿下50.15%的得票率,擊敗郝龍斌,成為繼洪秀柱后第二位女性黨魁。
第二天,10月19日,大陸就發電賀,強調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推動交流。這信號挺明確,大陸歡迎國民黨回歸正軌。鄭麗文上任后動作快,11月1日正式接棒,她先調整人事,公布幾輪名單,調整縣市黨部主委22個,洪秀柱舊部得重用,盧秀燕那邊有點沖擊。
她直言要維護兩岸和平,避免臺灣成戰場,還說愿意訪大陸,甚至不怕去百次,區別于前任朱立倫那四年遮遮掩掩的態度。
國民黨內部會議上,她推黨團加強質詢綠營,焦點軍購和產業外移。島內藍營這幾年被綠營壓著,她想整合力量,制衡民進黨野心。這步棋對國民黨來說是求生之道,對兩岸也是個變量。
大陸這邊反應有講究。鄭麗文上任首日,大陸沒急著表態,11月1到3日保持低調,這三天沉寂不是沒動靜,而是觀察島內風向。國臺辦10月22日回應她訪陸意愿,得在共同基礎上談。
![]()
鄭麗文出身綠營卻轉藍,她的言論戳中痛點,比如懟美國軍售超出臺灣承受,臺灣不是提款機。島內老百姓買單,軍購砸錢買舊裝備,半導體產業被美國拉走,民生預算被擠。賴清德上臺后這些事兒辦得一塌糊涂,藍綠白內斗加劇,經濟數據下滑,治理亂套。
三天后,11月4日,《人民日報》發文《臺灣光復昭示祖國必定統一》,作者張爍,文章回顧抗日勝利后臺灣回歸,1945年接收儀式,民眾歡迎,歷史檔案鐵證。
提了11月2到3日北大辦的“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研討會,兩岸學者聊抗戰貢獻,強調統一是民族大義。文章點明,想分裂臺灣,14億人不同意,國際社會不支持。
這文時機選得準,正好接鄭麗文上任,釋放信號:統一腳步不因島內人事變。近期鐘臺文系列文章也鋪墊,分析臺灣問題根源,和平統一對島內經濟好,避開沖突成本。
![]()
10月25日臺灣光復紀念日,賴清德不提光復,炒古寧頭戰役,鼓吹保衛臺澎金馬信念。10月30日國防部記者會,發言人張曉剛直指賴清德之流站歷史對立面,必受正義最嚴厲審判。
賴當局以武謀獨,恢復軍審針對所謂間諜,實際加劇分裂。軍購清單全是美舊武器,資金挪民生,供應鏈風險大。賴清德這些操作把臺灣推火坑,內斗不止,藍營抗議頻發。這審判不是說說,基于法理和事實,統一后極端分子得面對后果。
鄭麗文判斷這些沒錯。她當選后采訪中說,民進黨把臺灣往戰場推,美國要求過分。她主張國民黨發揮能量,約束綠營,避免胡來。國民黨若整合好反獨力量,能給島內喘息。大陸統一決心穩,鄭麗文上臺或助一臂之力,她承諾締造和平,訪陸積累善意。
國民黨前幾年選戰失利,內部派系扯皮,她作風硬,能否撥亂反正成關鍵。島內輿論看她黑馬崛起,BBC說從臺獨到親中,啟示國民黨世代交替,非中華民國派抬頭。
兩岸關系看本質,統一是大勢。臺灣光復是抗戰成果,國際公約認可,賴清德分裂路線螳臂當車。國防部強調,解放軍能力強,粉碎臺獨圖謀。鄭麗文言論務實,批評外媒炒緊張,主張臺灣誠意。大陸媒體頻發聲,人民日報這文重申底線,回應島內變局。
國民黨若不猶疑,推動交流,島內藍營能量能放大。賴清德當局繼續對抗,經濟依賴美,軍事負擔重,正義審判臨頭不遠。
![]()
鄭麗文上任給國民黨注入活力,她直面問題,訪陸承諾落實。人民日報發文時機巧,昭示統一必然。國防部審判表態硬氣,賴清德日子難熬。兩岸一家親,國民黨若抓機會,反獨促統,島內好處多。這事兒發展下去,統一大勢壓倒一切,鄭麗文沒錯路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