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丟失陣地不是沒有道理的,俄烏戰爭如此激烈的當下,特別是紅軍城方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時刻,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烏克蘭軍隊居然還有空在后方大搞頒獎典禮,誰能想到,俄羅斯來了個突然襲擊,直接用導彈一窩端了。而事后,烏克蘭方面居然還不緊不慢進行調查,并把責任推卸給了值班士兵,并稱他們這是“玩忽職守”。視角只能說澤連斯基心真大。戰爭打到急眼的關鍵時刻,這些凡門儒節還有必要走形式主義嗎?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對準前線戰事吃緊區域嗎?還讓軍隊在后方大搞頒獎典禮意義何在呢?
![]()
根據烏克蘭《基輔獨立報》4日報道,烏國家調查局3日表示,已經立案調查11月1日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發生的一處烏軍人員遭襲事件。事發時,烏軍部隊正在集結在現場舉行頒獎典禮,俄軍空襲造成人員傷亡。
那么問題來了,烏克蘭士兵在后方搞頒獎典禮,原本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然而卻偏偏發生了,這里面是有何內幕?還是俄軍能夠清晰定位這次頒獎典禮地點呢?
首先,既然是頒獎典禮,這說明是一件喜慶的事情,士兵們既然來到該區域,必定是滿心歡喜,對于被突襲事件完全拋到腦后了,直觀感受,視角認為是大家彼此放松了警惕。
![]()
其次,不排除該地區有俄軍臥底,否則說不過去為何能精準定位。更不可能知道是何時、何地舉行的活動。
再者,很可能該地區出現了俄軍的無人機,這也是最大程度接近事實真相的。俄烏戰場上,雙方無人機偵察機幾乎成為了彼此之間的眼睛,可以隨時觀察敵人一切動向,否則不可能在烏軍士兵們頒獎典禮進行到關鍵時刻,被俄軍直接空襲成功。這不能單用放松警惕和玩忽職守揭過去,更像是消息早就泄露了,否則不會那么巧合。
要知道,世上事的確有巧合一說,但如果所有的巧合都串連在一起去看,那就不是巧合了,而是預謀,事先就已經有了謀劃。否則不會如此被俄軍一窩端空襲掉。
要知道,這種場合,必定是一個極其隱秘之地,就這樣的地方依舊被人家俄軍找到,這只能說明烏克蘭在保密工作方面壓根就沒有做到位,否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
視角想說句心里話,烏克蘭有經驗的老兵基本上都打光了,根據媒體報道出來的數據顯示,新兵上戰場后,存活率僅僅只有48個小時,從目前情況分析,上至60歲,下至18歲的士兵比比皆是,就這樣的戰斗力,即便派遣到了戰場上,又能發揮出多少戰斗力呢?不要忘了,烏克蘭常規武器裝備方面本就弱于俄軍一方,再加上戰略重型武器裝備又不在線,無論是歐洲國家,還是美國都沒有把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戰略重型武器裝備提供給烏克蘭,故而澤連斯基之前才有多次向美國討要戰斧巡航導彈的戲碼。而現在看來,烏克蘭最缺少的反而不是戰略武器,倒像是兵源了。這個問題只要無法解決,那么,丟失陣地的情況還會繼續上演。
的確如此,你把剛剛招募來的新兵蛋子直接派送到第一線,其身后還要派出一支督戰隊進行監督,而這些新兵又不會打仗,這不成了矛盾體了嗎?一旦戰場上出現潰敗情況,那些指揮官立刻就會被接走,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新兵,他們不逃跑才是怪事。指望他們重新奪回丟失的陣地,這無異于癡人說夢話,壓根就不可能實現,更不會出現奇跡。
不過視角注意到,這次事件并非只是個例,早在2023年11月時,就已經有過一次了,當時的烏軍在扎波羅熱州同樣是進行頒獎典禮,被俄軍發現后,直接使用導彈定位空襲了,造成19人死亡。事后澤連斯基才緩緩說道,這是指揮官玩忽職守造成的悲劇。還說本可以避免,然而卻讓此事發生了。
而這次事件,又是一樣的套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導彈精準定位打擊。不得不說,烏克蘭士兵們壓根就沒長記性,一次是意外,兩次難道還是意外嗎?會不會還有第三次呢?只能說澤連斯基也沒有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否則,不會接連發生類似事件了。
總之一句話,只要澤連斯基不下令制止這種所謂的形式主義,那么,今后很可能還會發生,這是現實存在的問題。畢竟,這里是戰場,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看吧!澤連斯基必定會為這樣的舉動付出足夠多的代價的 ,只有事交人,才會成長,人交人,永遠交不會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