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菜房價”又刷新紀錄了,簡直比鶴崗還鶴崗!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套65平的二手房子出售,該房干凈整潔,水電氣齊全,可房主僅要價1.2萬元。
令人咋舌的是,有人看房后,房主竟主動表示可以抹去零頭,以1萬元價格成交,也就是說每平方僅需153元。
![]()
當中介把視頻發到網上后,引來多方關注,很多人感嘆,雞西這是要把鶴崗狂甩身后的勢頭啊!
雞西的房子真的這么便宜嗎?要不要也入手一套呢?
![]()
說到“白菜價”,一定繞不開鶴崗這位“元老”。
2019年,鶴崗以5萬元一套的低價火爆全國,與國內其他地方一套房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價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
大城市的很多年輕人,苦高房價、高房貸久矣。
這就讓買不起房的他們看到了黑暗中的一道光。
為了圓自己的“房產夢”,他們從四面八方趕赴鶴崗,花幾萬塊體驗了一把“有房族”的幸福生活。
然而,夢想中的躺平生活還沒有持續多久,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首先,大東北的嚴寒遠遠超出了南方人的想象。
廣東小伙兒小黃花4萬元在鶴崗買了一套60平的房子,又拿出1萬多做了簡單裝修。
入住后,小黃在附近找了一個月收入3000元的工作。
雖然收入大打折扣,但工作壓力不大,每天按時打卡上下班,日子簡直爽歪歪。
可一次冷空氣的來襲,讓小黃一下子蒙了,那種徹骨的冷他實在受不了。
雖然家里開足了暖氣,可出門對他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讓他懷疑自己隨時會凍死在冰天雪地里。
出于對嚴寒的恐懼,他連夜辭職飛回了老家廣東,隨后,就將自己在鶴崗的房子又掛在了中介。
![]()
來自湖南的年輕夫妻小楊和小蘇,他們離開鶴崗的主要原因,則是業余生活太枯燥了。
兩人本來在上海打拼,得知鶴崗的低房價后,便來到這里買了套小房子,打算躺平幾年,充分享受二人世界。
可住了一段時間后,他們還是被現實打敗了。
這里雖然物價低,生活相對安逸,但就業崗位不多,工資也普遍不高,夫妻倆每個月3000元的收入,與之前相比落差太大。
最重要的是,小區生活配套不完善,菜市場和娛樂場所等都在很遠的地方。
之前的各種便利,如出門就可以閑逛,餓了隨時進店開吃,外賣會及時送達等等突然都消失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多的不便令他們越發難以忍受,經過深思熟慮,兩人決定回歸大城市,再次擁抱繁華熱鬧的世界。
![]()
既然有離去的,就必然有愿意留下的。
而愿意留下的這些人,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有養老需求的離退休老人,他們有固定收入,時間相對自由,可以選擇“候鳥式”生活。
來自山西的陳老師夫妻,退休后自駕游來到鶴崗,當看到這里的“一城山水半城園”,立馬就喜歡上了。
這個邊陲小城,幅員遼闊,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達到47%,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藍天白云,空氣舒適度極高。
![]()
老兩口經過短期居住體驗后,也低價入手了一套“白菜房”,在此過上了無拘無束的精致養老生活。
暫時中斷了兒女的牽絆,遠離熟人間的無效社交,他們一起散步、爬山,去附近的景區游玩,生活相當愜意。
冬天來臨前,他們或飛去海南過冬,或回到老家探訪親友。
像他們這樣身體康健的老夫妻,將鶴崗作為主要居住地的還為數不少。
另一類愿意在這里定居的,則是那些走在時代前沿的自媒體創業者。
在這里,他們不用另外找工作,只要有網線,就有內容輸出,就會有自動進賬。
網友王佳菲在廣州曾經有自己的貿易公司,后來入駐快手平臺做起了直播。
當她做到一定規模后,便帶著自己的運營團隊來到了鶴崗。
![]()
之所以選擇鶴崗,主要原因就是房價便宜,廣東2個月的房租可以在這里買一套房子,創業成本極低。
更重要的是,她看中了鶴崗對電商平臺的支持力度。
經過多重調研對照,王佳菲發現鶴崗非常重視電商直播的引入,并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
比如,免費在電商產業園為博主提供場地和庫房,在當地選品時,各部門會高度配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和大城市相比,這里的人工成本很低,同樣的工作量,上海、廣州每人每月的保底工資就需要7000左右,可這里4000元就能聘到優秀人才。
這些便利讓直播團隊的收益大大提高,現在王佳菲的月收入達到了4萬元以上。
可以說,鶴崗就是自媒體人的福地。
![]()
如今,雞西爆出1萬元一套的低價房,令人心中生疑:為什么雞西、鶴崗會如此高度雷同,頻繁出現“白菜房價”?
不得不說,這倆城市還真有一定的淵源。
雞西在黑龍江省的東南部,而鶴崗在東北部,它們都是我國的“石墨之都”,就連氣候變化也幾乎同步。
當年開發煤礦、石墨礦,作為國內重點項目的礦區一度十分繁華。
可隨著對開采的宏觀調控,以及資源的慢慢枯竭,曾經的繁榮也逐漸凋零,當地人也逐漸往一線城市遷移聚集。
即使是本地居民,也大都搬到了市中心居住,畢竟新社區的醫院、學校、超市、娛樂設施相對集中,生活更加便利。
隨著民眾的搬遷,老舊礦區的大批住房從此閑置下來,亟待出售。
![]()
這些房子遠離市中心,不僅位置偏僻,電梯,物業和其他配套服務也相對薄弱。
雖然沒人居住,但每年的物業、水電、暖氣等費用還需要按時繳納,年數久了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房主們當然不想白白掏這筆錢,哪怕能低價賣掉房產,也會有一筆現成收入,今后還不用再交各種費用。
大家都這樣想,就形成了市場競爭,你賣得低,我比你賣的還低,只求早點賣掉房子圖個清靜。
于是,就出現了每平方米價格僅在600~900元的“白菜價”房子。
其實像鶴崗、雞西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地區也有,如黑龍江的大慶、遼寧的阜新、河南的鶴壁等。
低價二手房在不同的省市零星出現,既有“鶴崗現象”的原因,也與時代的變化相關。
![]()
近幾年,房子的“商品化”屬性逐漸弱化,其本來的“居住”屬性漸次回歸,一個家庭擁有多套住房可能會成為負擔。
比如,每套房子都會有折舊,每個月都需要繳納各項固定費用。
而且即將要實施的房產稅,繼承房子時產生的遺產稅,都可能會在以后給多房家庭帶來經濟負擔。
所以,他們果斷決定,放棄雞肋房產,哪怕是極低價出售。
![]()
買房時,咱們大部分普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
越漲價越追著買,唯恐買晚了會多花錢;越降價越是觀望,唯恐買早了會吃虧。
面對現在越來越多的“白菜價”房子,比如那套153元/㎡的雞西房產,是趕緊拿下還是再看看呢?
這就需要買房者好好考量了。
![]()
當地的氣候、小區附近的交通、就業、醫療、教育等,能否達到自己的要求和預期。
甚至當情況有變時,房子能否順利賣出,也要納入考量范圍。
做個理智的買房客,好好了解目標城市,財盡其用,審慎消費,畢竟兜里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錢。
參考資料:
1.李砍柴《5年了,第一批在鶴崗買房的人開始撤離,房子3萬,工資1800,冬天舍不得開暖氣》
2.每日經濟新聞《東北小城房價153元/平方米?當地中介稱“只是少數現象”,多平臺顯示確有每平方屬百元單價房源》
3.大國迷霧《“白菜房價”鶴崗,曾經5萬一套,現在三折都賣不出去?》
4.毒sir財經:《2萬元買一套房!“新鶴崗”擠滿了想躺平的年輕人》
作者:汐北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