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喬
“4萬塊買兩室一廳,月薪1800也能當房東!”
6年前,鶴崗這串魔幻數字伴著《我要去鶴崗》的魔性神曲闖進互聯網。
![]()
當時全網都在瘋傳這座東北小城的 “房價神話”:北京一個廁所的錢能換鶴崗一套房。
沒人能想到,這座東北小城會因為低價房火遍全國。
更沒人能預料,六年后第一批買房人會陸續撤離。
如今再聊鶴崗,早已不是簡單的“躺平天堂”,而是一場關于選擇與現實的真實考驗。
![]()
一人帶火一座城
6年前,鶴崗的低價房在互聯網上火出圈。
但這并非偶然,而是從一個人的分享開始。
這個人,就是李海。
![]()
那個時候,互聯網短視頻和直播熱潮逐漸興起。
33歲涉獵互聯網行業的他,在一次直播中,向網友們分享了5萬在鶴崗買下一套房的經歷。
房產證上的地址,空蕩蕩卻整潔的房間,瞬間戳中了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
很快,越來越多“敢吃螃蟹”的人涌向鶴崗。
![]()
2019年底到2021年,這座小城成了房產界的“拼多多”。
中介朋友圈里全是“3萬急售”“5萬精裝”的房源,80平米的房子首付1萬就能拿下,月供低到三位數。
第一批購房者里,每個人都帶著對理想生活的憧憬。
![]()
廣州程序員張君宇,2020年因為房東漲租,一氣之下花6萬8買了套75平米的二手房,收房時拍視頻感慨:“從此再也不用看房東臉色”。
自媒體人陳蒙蒙被“低成本創作”吸引,2020年花5萬買了套帶露臺的房子,寫的“鶴崗生活日記”篇篇閱讀10萬+。
![]()
做教育培訓的小李,2021年行業遇冷后,帶著10萬塊積蓄來鶴崗買房,想靠低消費避險,還在朋友圈發雪景配文躺平成功。
更意外的是,鶴崗還成了精神圖騰。
網上滿是“北京廁所=鶴崗套房”的對比,年輕人把這里當成對抗高房價的烏托邦。
![]()
沒人懷疑這場幸福盛宴會散場,就像當時很多遷居鶴崗的年輕人寫下的:“房子不是奢侈品,生活不該被房價綁架,鶴崗給了普通人另一條路。”
可熱潮之下,伏筆早已埋下。
那些沒被算進賬單的隱性成本,正在東北的寒冬里悄悄發酵。
![]()
房價雖低,但生存不易
“以為買了房就買了幸福,沒想到只是換了個地方發愁。”
這是不少撤離者的共同感受。
2023年冬季,曾在鶴崗購房的北京小伙小陳透露,他的房子始終沒開暖氣,并非不想開,而是開不起。
![]()
當初他花4.5萬在興山區買的58平房子,取暖費每平27.5元。
整個冬季下來,要交1600塊甚至更多,而他在當地找的工作月薪剛夠1800元。
交了取暖費,說吃喝都成了一大問題。
更讓他崩潰的是,暖氣也并不是那么給力。
![]()
當地熱力公司還因財政緊張停過暖,導致他只能裹著兩床被子縮在沙發上,燒電取暖。
鶴崗冬季最低溫可達零下43℃,出門不到五分鐘,睫毛上就結了冰,手暴露在外面幾秒鐘就凍得發疼,沒有暖氣的房子根本無法居住。
就業難題更讓購房者崩潰。
![]()
有曾在廣州做銷售的購房者稱,之前月入過萬,到鶴崗后連對接客戶的工作機會都找不到,更諷刺的是,有些購房者最后只能找份月薪2000的房產中介,收入直接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隨著越來越多購房者逐漸清醒,鶴崗真實的模樣也逐漸清晰。
房子雖便宜,但當地普通崗位月薪多在1800到2500元之間。
![]()
正如當地居民所說:“4萬的房子是餡餅,但外地人沒社保、沒熟人,光靠積蓄早晚會坐吃山空。”
在這種經濟困境下,不少購房者在現實打擊下選擇撤離。
但6年過去了,如今的鶴崗又是怎樣的呢?
![]()
6年過去,如今鶴崗現狀
今年10月最新數據顯示,鶴崗二手房均價已達2080元 /㎡,比2019年上漲了6.8%,但房價并非“一刀切”,而是呈現出“核心區穩漲、邊緣區陰跌”的鮮明分化。
新房市場更顯魔幻,工農區部分新樓盤單價突破6400元/㎡,跟2019年比幾乎翻了3倍。
![]()
今年8月,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還宣布要開發高檔小區,不僅是人車分流設計,還是一梯兩戶的格局,起價就5330元 /㎡,就算是最便宜的戶型,總價也得70多萬元,接近百萬級別,徹底打破了大家對鶴崗“只賣低價房”的印象。
![]()
當地住建局也給出數據:過去幾年鶴崗房價每年都在漲,累計漲幅大概500元/㎡左右,整體呈穩步上升趨勢。
不過這背后離不開城市發展的助力,政府引入了石墨產業,還大力發展中俄邊境旅游,帶來了一部分人口回流,給房價提供了支撐。
![]()
更讓人期待的是,今年8月,鶴崗機場建設正式開工,未來交通更便利,或許還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新變化。
但有漲就有跌,10月鶴崗隔壁的雞西突然因“153元/㎡”的房價沖上熱搜,不少人說“這比鶴崗還鶴崗”。
![]()
仔細看就知道這只是個例,那套房子在恒山區,是老舊步梯樓的頂樓,還緊挨著廢棄礦區,根本不是正常的商品房。
與其說這是“撿漏”,不如說是資源枯竭區域的資產甩賣,跟鶴崗核心區的房價沒有可比性,也不能代表東北小城的真實房價水平。
![]()
鶴崗撤離潮被熱議時,有人說躺平夢碎,有人說便宜沒好貨,但這場考驗實則是一堂生動的生活課。
沒有完美生活,只有適合自己的生活。
人生沒有既要又要,選大城市高薪就得接受高房租,選小城安穩就得包容資源不足,關鍵是看清自己要什么,別被別人的幸福模板綁架。
![]()
房子不是安全感,能力才是底氣。
第一批購房者里,后悔的不是虧錢的人,而是覺得有房就萬事大吉的人。
房子能解決住的問題,卻解決不了賺錢和抗風險的能力。
![]()
結語:
第一批鶴崗購房者的經歷,不是躺平夢碎,而是理性覺醒。
他們用幾萬塊和幾年時光明白,生活沒有捷徑,幸福不是買套房或躺平就能來的,而是選對路才能擁有選適配的環境,選能發揮價值的工作,選不后悔的人生。
![]()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在做鶴崗選擇題。
是留大城市拼一把,還是回小城求安穩?是追高薪,還是伴家人?是按部就班,還是冒險嘗試?
沒有標準答案,但只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全力以赴,就能把日子過成想要的樣子。
信息來源: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