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大眾長沙工廠迎來里程碑,朗逸家族第650萬輛新車正式下線,這款自2008年上市的“國民家轎”,就此成為中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最高的車型。
![]()
與此同時,家族全新成員朗逸Pro同步亮相,作為上汽大眾Pro家族的第四位成員,新車劍指A+級家轎市場,直接對標一汽-大眾速騰L,試圖通過燃油車智能化與駕乘品質的升級,繼續書寫銷量輝煌。
從市場根基來看,朗逸能達成650萬輛的銷量,并非偶然。自2008年至今的17年間,五代車型迭代始終圍繞“家用剛需”的核心,德系工藝帶來的穩定性、同級靠前的保值率,讓其在家庭用戶中積累了扎實的口碑。
![]()
即便在新能源車型加速滲透的當下,朗逸家族仍保持著燃油轎車市場的頭部地位:2025年上半年累計銷量超13.6萬輛,穩居燃油轎車銷量榜首。從更長周期看,2024年上汽大眾全年銷量120萬輛,其中朗逸家族貢獻顯著,僅2024年12月單月銷量便突破3.9萬輛,占當月品牌銷量近1/3,成為上汽大眾燃油車陣營的“壓艙石”。
不過從近期銷量數據看,朗逸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壓力。9月朗逸銷量22310輛,同比下降21.68%,環比下降8.26%,在緊湊型車排名降至第4位,而同級競品東風日產軒逸當月銷量達33323輛,仍保持明顯優勢。
這種壓力也迫使推出朗逸Pro成為當務之急,通過產品力升級,向更高階的A+級市場突圍,而速騰L正是這一細分市場的核心對標對象。
![]()
從朗逸Pro的產品力來看,幾乎是照著速騰L進行升級。車身尺寸上,新車長度大幅提升,軸距達2688mm,雖較速騰L的2731mm仍有差距,但已從傳統A級車向A+級靠攏,配合懷擋設計釋放的中央通道空間,以及皮質雙拼儀表臺、一體化出風口的座艙布局,實際駕乘空間與舒適性已接近速騰L的家用體驗,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間的優化,直接針對家庭用戶的核心需求。
動力與底盤的升級則是朗逸Pro補齊短板的關鍵。新車搭載的EA211 1.5T EVOⅡ發動機,用上了VTG可變截面渦輪增壓、350Bar超霧化燃油噴射等技術,這也是大眾最新的發動機。
![]()
更值得關注的是,朗逸Pro首次搭載前麥弗遜+后四連桿獨立懸架,這是相比現款朗逸的升級重點,讓朗逸Pro在過濾顛簸、高速過彎穩定性上追上速騰L的水平,解決了此前朗逸在駕乘品質上的核心差距。
智能配置方面,朗逸Pro基于MQB EVO架構打造,車機采用高通8155芯片,反應速度提升明顯,配合10.25英寸液晶儀表與12.9英寸中控屏,以及科大訊飛語音交互、騰訊車載生態的車載微信、地圖同步等功能,其智能化水平同樣接近速騰L,尤其手機與車機的無縫同步功能,解決了日常通勤中的信息銜接痛點,這也是A+級用戶對智能配置的核心需求。
![]()
對于上汽大眾而言,朗逸Pro的推出不僅是對650萬用戶的回應,更是鞏固燃油車市場份額的關鍵一步。當前A+級燃油家轎市場中,既有速騰L這樣的同門對手,也有吉利星瑞、奇瑞艾瑞澤8等自主品牌車型,而朗逸Pro如果能在產品力大幅提升的同時,定價依舊延續之前的性價比優勢,有望贏得部分注重實用性的家庭用戶好感。
![]()
整體來看,朗逸家族650萬輛的銷量里程碑,足以見得這款車符合一款家轎該有的樣子,而朗逸Pro的亮相,則是上汽大眾在新能源沖擊下,對燃油車產品力的一次精準升級。
對標速騰L,既填補了朗逸家族在A+級市場的空白,也讓消費者在該細分市場多了一個選擇,至于其能否扭轉近期銷量下滑趨勢,還需待11月中旬上市后的定價與市場反饋進一步驗證。
如果是你的話,會選擇朗逸Pro還是速騰L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