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主動擔當、統籌發力,以 “全領域覆蓋、多舉措并行” 的工作思路,在農業生產、農村建設、水利工程等關鍵領域精準施策,同時下沉社區一線支援環境整治,全方位推進清積水、清垃圾、防蚊滅蚊等工作,切實守護群眾生活安全與居住品質。
下沉支援社區
攻堅人居環境,煥新居民生活
在白沙街道嶺梅社區,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志愿者始終堅守一線,對前期清理過的冷巷、天臺等蚊蟲孳生重點區域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治成效不反彈。
據了解,嶺梅社區內分布著 1045 間零散平房,其間不乏出現“老舊化”閑置房屋、危房,呈現出 “數量多、隱蔽性強、分布散” 的三大特征,給整治工作帶來不小挑戰。為高效破解這一難題,社區創新采取 “大兵團作戰清孳生” 模式,打破部門壁壘,統籌政法、公安、城管、消防、教育、農水及街道等多方力量,以網格為單位、按片區逐步推進整治工作。
整治行動從義隆里、鵝溪里率先啟動,隨后逐步延伸至亨美里、汲芳里。工作人員通過拉網式排查,對每一處孳生點進行精準定位、“逐個擊破”。連日來,在多部門的協同努力下,社區內大量蚊蟲孳生的 “隱秘角落” 被成功清理,清理率高達 90%。如今走進嶺梅社區,曾經堆積的垃圾雜物不見蹤影,街道巷子變得整潔干凈,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
![]()
“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看到社區環境變得這么好!垃圾雜物都被清走了,走在巷子更整潔干凈,住得也更舒心了。” 居民何婆婆看著眼前的變化,臉上滿是笑意,言語間滿是對整治工作的認可。截至目前,嶺梅社區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已累計清理大型孳生地 222 處,清運各類垃圾2500 多噸,清理積水 100 多處,投放殺蟲藥包 50 多公斤。針對天臺、冷巷、空置屋、閑置地四大重點區域,工作人員更是開展聯合攻堅,累計整治冷巷 156 條,清理天臺 72 處,處理閑置屋及閑置地 154 處,全方位守護社區環境。
![]()
![]()
除嶺梅社區外,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對口支援環市街道龍溪社區、聯合社區、棠下鎮棠下社區、大林村等4個社區(村),除了全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還積極發動企業與上級單位參與支援。其中,江門市廣源肉類聯合加工廠有限公司先后投入 96 人次,湖南省水利水電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投入 56 人次,支援龍溪社區防控工作;中交四航局捐贈價值 3000 余元防疫物資一批。此外,該局積極爭取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支持,派出兩架植保無人機,對龍溪社區 3 塊總計 20 余畝的閑置地開展無人機噴灑滅蚊,大幅提升滅蚊效率,為防控注入強勁動力。
深耕農業領域
從田間到養殖場,消除蚊蟲孳生地
為全面筑牢農業生產領域蚊蟲防控屏障,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持續開展專項排查整治與宣傳指導工作,組織人員深入畜禽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種植生產基地、屠宰場、農業投入品企業等各類涉農場所,通過“面對面”方式強化宣傳引導,現場指導農戶落實防控措施。工作人員重點清理場內及周邊積水、垃圾和各類積水容器,定期更換畜禽飲用水槽存水,全面疏通排水系統,并對無法清除的水體投放滅蚊幼蟲劑。同時,指導場戶規范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定期對場區內外環境實施藥物噴灑,從源頭上控制蚊蟲孳生。此外,進一步將畜禽屠宰場、飼料、獸藥、農藥生產企業和動物診療機構等重點場所統一納入農業領域疫情防控體系,實施全覆蓋專項監督。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出動1250人次,檢查涵蓋養殖場、種植基地450家次,屠宰場5家,飼料生產經營企業15家,農藥生產經營企業8家,獸藥生產經營企業12家,動物診療機構10家,漁船8艘,有效降低了重點區域的蚊蟲密度,全面提升農業環境衛生整體水平。
為切實提升農村公廁衛生水平,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嚴格落實 “四凈三無二通一明”(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標準,壓實鎮村主體管護責任,要求及時清理公廁積水、加強日常保潔與消殺,并對發現問題實行 “立行立改、閉環管理”。截至目前,區級開展農村公廁專項督導超 70 次,組織各鎮(街)對 248 座公廁進行 “地毯式” 問題摸查,累計發現地面積水、衛生欠佳、異味、設備設施未及時更換等問題超 130 個,現已全部整改完畢,整改率達 100%。
![]()
杜阮貫溪村古博里清理后
在此基礎上,該局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推動各鎮(街)清理村巷道亂堆亂放的生產工具、建筑材料,清除房前屋后雜草雜物與積存垃圾,疏通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及障礙物。據統計,各鎮(街)已出動超 12000 人次,清理或填平農村低洼積水點近 3000 個,對 249 座公廁、540 個垃圾收集點及垃圾桶開展保潔消殺,清理 95 個公共池塘、309 公里河道漂浮物,清運垃圾超 3400 噸,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聚焦水利領域
細化場景防控,筑牢衛生防線
針對水利領域防蚊滅蚊工作,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聚焦在建水利工地、河道水面、機關及周邊區域三大關鍵場景,細化 “環境清理、蚊媒消殺、宣傳引導、應急準備” 四大類任務,明確各責任股室、下屬單位的職責分工與時間節點,確保防控工作落地見效。
在河道環境治理方面,該局結合河道日常保潔工作,累計清理河道垃圾約 129 噸;同時開展江門河道(炮臺段)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清理河道 400 米,清除雜樹雜草、垃圾淤泥 1 噸,顯著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與水體流動性,從源頭鏟除蚊媒孳生環境。
![]()
江門河(帕佳圖六里段)清理后
在在建水利工地防控上,該局將蚊媒防控與工程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嚴格落實攻堅方案,強化監督檢查與隱患治理。通過現場講解防疫知識、張貼國慶前防疫海報等方式,推動項目法人、施工單位開展防控宣傳,提升施工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截至目前,共出動檢查 78 人次,派發宣傳單 190 份,督促項目法人、施工單位開展蚊患滅殺 37 次,排查并消除工地積水點等風險點 54 處,開展防控宣傳 82 次,覆蓋 680 人,派發個人防護用品 81 套。巡查期間,工作人員還發現閑置宅基地房屋1156間,已對1134間閑置房屋進行垃圾清理工作,及時消除環境衛生隱患,進一步降低蚊媒傳播風險。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江門日報(記者/任佳燕 通訊員/林曉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