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下午,江門市舉行“沖刺四季度 決勝‘十四五’——‘媒體+’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大會”,同步啟動“‘陳’心實意 僑鄉有禮——江門‘陳皮季’公益直播帶貨活動”,以“媒體+特色農業+品牌消費”模式為地方經濟注入新動能。
![]()
△江門市舉行“沖刺四季度 決勝‘十四五’——‘媒體+’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大會”。江門日報攝影記者 周華東 攝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江門市委關于四季度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安排,江門市委宣傳部組織實施“媒體+”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動員全市宣傳戰線和媒體力量,堅決扛起“大梁要一起挑”的責任,為全市沖刺四季度、決勝“十四五”,奮力構筑強大輿論支撐、提供創新賦能平臺。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出席大會。
01
系統謀劃
“四大行動”構建立體宣傳格局
大會發布了“媒體+”四大專項行動,構建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立體化宣傳矩陣。
“新聞策劃專項行動”將聚焦“抓項目、穩投資、促消費、擴出口、強工業、優服務”六大板塊,推出“沖刺四季度 決勝‘十四五’”大型新聞專欄,全景展現江門經濟韌性、活力與潛力,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將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營造“人心思進、合力攻堅”的濃厚社會氛圍。
“融媒價值共創行動”致力于打破媒體邊界,推動媒體資源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該行動將展示江門宜居環境,助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深耕農文旅融合,展現美麗鄉村建設新貌;推廣“僑鄉韻味”,助力農業品牌價值提升,實現品牌、市場與文化的多方共贏。
![]()
△赤坎華僑古鎮兩年來接待海內外游客超600萬人次。圖片來源:江門文旅
“文體旅游推廣行動”緊扣“十五運”等重要契機,以“自‘游’自在 好‘運’江門”為主題,策劃《跟著賽事游江門》記者Vlog等系列融媒產品,推廣僑鄉文化、特色美食、排球之鄉、世遺文化等精品線路,全力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和消費“增量”。
“網絡直播賦能行動”直面市場需求,開展“數購新風 樂享四季”系列直播,通過“媒體探店+直播帶貨”模式,打造“主持人IP”,為本地特色產品、優質業態、文旅項目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和品牌曝光空間,直接助力提振消費。
02
特色引領
公益直播帶貨助銷“土特產”
“媒體+”搭臺,激發新活力。為發揮江門特色優勢產業,讓“媒體+”的觸角更具本土氣息、更富實際成效,大會啟動了“‘陳’心實意 僑鄉有禮——江門‘陳皮季’公益直播帶貨活動”,這是“媒體+特色農業+品牌消費”的一次創新實踐。后續還將陸續開展更多具有鮮明江門辨識度的“媒體+”活動,形成持續不斷的“新消費”熱潮。
![]()
△大會啟動“‘陳’心實意 僑鄉有禮——江門‘陳皮季’公益直播帶貨活動”。楊興樂 攝
在交流分享環節,鶴山市融媒體中心分享了“媒體+”服務本地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臺山市委宣傳部介紹了如何主動對接、借力中央和省級媒體平臺服務產業發展的成功做法,為各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了有益借鑒。
![]()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上圖)、臺山市委宣傳部(下圖)分別作分享介紹。楊興樂 攝
03
協同聯動
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
“‘媒體+’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市各級媒體緊密協同,更需要與經濟部門、行業協會及市場主體的同頻共振。”江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高鋼華表示。
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媒體+”行動的“神經末梢”和“前沿陣地”,將充分發揮接地氣、反應快、情況熟的本土優勢,大膽探索“媒體+本地制造”“媒體+鄉村旅游”“媒體+特色農業”等個性化實踐路徑,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各經濟部門將建立更加暢通、高效的溝通機制,形成“媒體+”與“+媒體”的雙向奔赴,善于運用媒體力量推動工作,組織策劃更多有高度、有溫度、有新意、有影響的主題傳播活動。
各行業協會和廣大市場主體將積極擁抱“媒體+”帶來的新機遇,共同把江門制造的優質產品、江門服務的良好口碑、江門文旅的獨特魅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江門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市直有關經濟部門、重點行業協會代表出席大會。
交流發言
01
江門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谷江民:推出新聞專欄 拓展“媒體+”多元實踐
為貫徹落實全市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江門市委宣傳部指導策劃,江門日報社推出《沖刺四季度 決勝“十四五”》大型新聞專欄,該專欄即日起持續至12月底,通過圖文報道、可視化新聞、數據新聞等多種形式,系統反映江門經濟發展成效,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全力服務四季度沖刺和“十四五”收官大局。
“媒體+”作為賦能產業、服務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已取得積極成效。江門日報社先后承辦“抖抖江門百千萬”全民短視頻攝影大賽、文旅直播節、《微光志》新書首發式、2025江門“十一”車展等項目,有效推動媒體資源與多領域深度融合。
四季度,江門日報社將進一步拓展“媒體+”在演藝、文旅、體育、房地產等領域的實踐路徑。比如,舉辦三面玲瓏(江門站)演唱會、跨年音樂節;參與江門名優農產品宣傳、銷售、推廣,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成立協會推動江門臺球全產業鏈發展等,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媒體力量。
02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總監秦恒:借勢賽事流量 打造直播消費新場景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將緊扣“自‘游’自在 好‘運’江門”主題,致力于把賽事流量轉化為城市發展動能,推出一系列融媒體報道與產品,以“媒體+”方式促進消費提振、文旅融合與品牌塑造。
在內容布局上,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將推出“十五運賦能 文旅體加速”全媒體系列報道,全方位呈現十五運會為江門體育產業和文旅經濟帶來的發展機遇。其中,記者Vlog系列《跟著賽事游江門》將以賽事為紐帶,串聯僑鄉美景與文旅體驗,激活消費新動能。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還創新采用“官媒探店+直播帶貨”形式,深入講述五邑地區美景、美食與品牌故事。持續營造消費熱度,將按品類設置專場直播,積極呼應全市“沖刺四季度”經濟目標,為達成全年經濟發展任務貢獻媒體力量。
03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陳楚文:融媒助企促發展 直播助農見實效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積極實施“融媒助企”行動,精準服務產業發展。打造《“鶴融”助企在行動》全媒體系列報道,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與公眾關切。
開展“直播助農”行動,有效帶動消費增長。充分發揮直播優勢,積極助銷本土特色農產品。
挖掘本土鮮活故事,創新節目形態服務大局。深入走訪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及隆基鶴山等重點項目,推出一批高質量系列報道。同時,創新節目形式,通過“廣播+新媒體”方式推廣鄉村游,有效帶動采摘、民宿等消費。
04
臺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梁園園:構建外宣體系 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臺山市委宣傳部以外宣工作為抓手,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1月至10月,臺山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超1200篇,其中在央視發稿197篇,并有9篇素材被《新聞聯播》采用。
臺山構建了動態化內容資源庫,常態化儲備高清素材,并深入基層挖掘鮮活案例。如黃茅海跨海通道、春耕生產、海洋牧場等畫面被央視采用;創新推出“荔枝+大海”節慶經濟模式,通過省媒宣傳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四季度,臺山將開展“百業興旺,萬千氣象”媒體+行動,每周推出產業經濟深度報道。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江門日報全媒體(記者/黎禹君)、南方+客戶端(記者/張婧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