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新疆后,左宗棠殺掉了不少俘虜,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滿了血,卻沒人罵,為何?”
收復新疆后,左宗棠到底靠啥讓這塊土地幾十年沒再亂?很多人第一反應,覺得他鐵腕,殺俘虜下得狠。
新疆能安穩下來,靠的其實是他一套“剿撫兼施”的辦法,甚至更多是善后和治理上的手段。
1877年夏天,清軍攻下達坂城,城頭剛剛換了旗,左宗棠一身戎裝,沒顧上歇口氣,下令先別急著清算俘虜。
他把被脅迫作亂的百姓單獨列出來,給他們發衣服和糧食,告訴手下:“這些人是被逼的,不是死敵,讓他們回家。”
這個舉動直接把阿古柏殘部的心給拆散了,原本一鍋端的局面,變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局勢。
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老百姓心里明白,這個新來的大人跟以前的不一樣,能分清好賴,講的是理。
左宗棠沒搞大屠殺,反而處處想著“剿撫兼施”,他跟主簿說過一句話:“要的是人心,不能把人都逼死。”
這話后來傳開了,達坂城的百姓私下議論:“左大人,心里是有咱們的。”這才是真正的分化瓦解。
那些還想繼續作亂的,一看身邊人都被放了,自己反倒成了老鼠過街,反抗的動力也就慢慢消了。
其實,左宗棠面對的局面,比很多人想象得都難,西北那片地方,天干物燥,連口水都要省著喝,清軍西征,糧草全靠從陜西、甘肅一袋袋馱過來。
打仗還沒完,每隔幾天就有副將來報,“大人,糧草不夠了。”左宗棠有時氣得拍桌子,但他從不光靠殺人解決問題。
他明白,殺俘只能解一時之急,想讓新疆長治久安,靠得是讓老百姓信服,靠得是治理。
所以,仗一打完,左宗棠沒有急著回京交差,而是留在新疆,天天忙得腳不沾地,他最上心的就是水利。
那年秋天,他帶著人去田里看水渠,卷起褲腿下了泥塘,親自指揮修渠,旁邊的民夫看得直愣神,這位大人,真不怕臟。
后來,水渠修好,田里能種糧了,老百姓都說:“左大人不是只會打仗,還管咱吃喝。”
光修水利還不夠,左宗棠鼓勵屯田,把退役的士兵和本地百姓組織起來,給地、給種子,手把手帶著他們學農活。
有老兵說:“跟著左大人,打完仗還能種地,活路多了。”新疆的田地,慢慢有了綠意,左宗棠還推行“興農牧、振教育”。
他讓人去各地辦學堂,教孩子們識字,讓當地人看到,清軍不是只會拿刀子的,還能帶來新生活。
有回左宗棠路過新開的學堂,正碰上幾個維族孩子在門口踢石子,見著他過來,孩子們本能地往后縮,靦腆得不敢直視。
左宗棠彎下腰,跟他們拉起家常:“以后得多讀點書,學點本事,才有奔頭。”
說著,他順手摸了摸一個小男孩的腦袋,孩子本來還緊張,這一下臉上立馬多了點笑意,左宗棠心里清楚,想讓新疆穩,光靠刀槍不行,還得讓孩子們看到希望。
其實,關于俘虜,左宗棠沒走極端,他常講,不是誰都得一刀切,那些真跟著阿古柏鬧事、手上沾血的,他絕不手軟;但遇上家里被逼出來的,或者沒犯大錯的,他愿意給機會。
就拿達坂城那次來說,打下來后,左宗棠特意吩咐,把被脅迫的本地人挑出來,衣服和干糧都給夠,讓他們各自回家。
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就有了桿秤:“這隊兵,不光會打,還能分明白好壞。”慢慢地,城里的百姓愿意自發幫清軍守夜,有啥風吹草動都主動來報。
真正讓新疆安穩下來的,是1884年那場大變,左宗棠頂著一堆反對意見,硬是說服朝廷把新疆升成了省。
這下子,官府、法律、辦事處一樣樣齊了,百姓頭一次覺得,這地方不是邊陲,而是家,那時的人們也明白,新疆的將來,終于有了個靠得住的落腳點。
過去這地方只是“藩地”,不歸內地管,建省以后,新疆有了自己的政府、官員、法令,老百姓感覺,清廷不是來搶一把就走,而是真正要管事、安家。
這才是新疆安定的根本,沒有這一步,再多的殺俘,也換不來幾十年的太平。
左宗棠其實很清楚,打仗只能解決眼前的事,老百姓想要的,是安穩的日子。
一次,他在烏魯木齊街頭走,碰到個維族老人,老人遞給他一小袋葡萄干,說:“多虧你們,新疆才有今天。”
左宗棠接過葡萄干,沉默了一會,只說了一句:“我做的還不夠多。”身邊的師爺后來回憶,這位大人心里裝著的,是百姓的生活。
殺俘,只是他不得已時的選擇,為的是震懾殘敵、穩住陣腳,但他更明白,要讓新疆真正穩住,必須讓老百姓有飯吃、有水喝、有書念、有地種,這一套做下來,才算是真正的平定。
新疆能幾十年平穩,靠的是這位老人在戰后不舍晝夜的操勞,是他一遍遍地修渠、種田、開學堂,是他推動建省,讓新疆成為真正的中國一部分。
這是左宗棠留給歷史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冷冰冰的刀槍,而是讓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
后世評價他,記住的不是一時的鐵腕,而是他那種能分清好賴、能安民心的智慧,真正的英雄,不是只靠狠,更靠能讓百姓安生,左宗棠,就是做到了這一點。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