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DR ON-LINE網站2025年10月30日報道,在首爾航展上,韓華展示了其K9 雷霆炮兵系統的全系列模型,這使得我們能夠詳細了解這種在國際市場上已交付近2000門榴彈炮且約900門仍在生產的自行火炮的演進歷程,并展望其未來發展型。目前來看,韓華K9 雷霆無疑是最成功的間接火力打擊平臺之一。
![]()
K9 是一種韓國自行155毫米榴彈炮,由三星Techwin開發,現在由韓華陸地系統公司制造。K9的開發計劃自1989年以來一直在進行。1996年第一個原型車開始測試。新K9炮兵系統的合同由韓國政府于1998年12月22日授予三星航空航天工業公司(SSA)。韓國陸軍于1999年從主承包商SSA接收了第一批生產型K9。2010年代末,A1升級包獲得批準,其中包括改進的自動化火控系統、在慣性導航系統基礎上增加GPS、取代舊式圖像增強儀的新型熱成像夜視駕駛系統,以及輔助動力單元的安裝,使得在射擊陣位時可以關閉主發動機,從而降低熱信號和聲信號特征,并增加續航里程。大多數出口型K9達到K9A1標準,韓國陸軍使用的大部分也正在升級。
![]()
![]()
![]()
韓國陸軍一些原版K9正被直接提升至A2標準。主要的改進在于采用了新全自動裝彈機,將最大射速提升至3分鐘內9發/分鐘,比A1型提高了50%。這得益于升級的155毫米/52倍徑火炮,由現代威亞生產的炮管壽命延長了50%,達到1500個全裝藥當量,同時也增加了潛在射程。所有48發彈藥現在都存放在炮塔內,可供裝彈機隨時取用,這需要采用基于鈍感發射藥的模塊化裝藥系統,從而提高了安全性,同時還有升級的防地雷防護以及炮塔驅動裝置從電液驅動改為全電驅動。由于在炮塔頂部安裝了遙控武器站,自衛能力得到增強。公司提議采用復合橡膠履帶,可減輕約2噸重量;與戰斗全重47噸的K9A1相比,使用鋼履帶的K9A2戰斗全重增至48.5噸,而采用復合履帶可將重量降至47噸以下。在2025年首爾航展上,韓華代表確認K9A2的開發將于2027年完成。
![]()
![]()
K9未來有兩條不同的發展路徑:輪式K9MH和自動化型K9A3。K9MH(意為機動榴彈炮)在2025年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首次亮相,并在首爾航展上再次作為模型展出。韓華正在開發一種輕量化炮塔,其具有模塊化的機械和電氣接口,提供給外國客戶,由客戶將其集成到本國生產的卡車底盤上,從而減少后勤負擔并提高工作本地化程度。該系統(8×8卡車加炮塔)的戰斗全重將低于40噸,乘員與K9A2相同,自動裝填系統使射擊操作完全自動化,因此只需2-3名乘員位于卡車裝甲駕駛室內即可操作該自行火炮。該炮塔的形狀與履帶式自行火炮的炮塔有很大不同,更接近平行六面體,并位于卡車后兩軸之上。可以看到后部平臺的四個角裝有四個液壓支腿。
![]()
![]()
與K9履帶式版本相比,K9MH行駛到發射位首發射擊可在20秒內完成,而K9A1需要30秒,兩種系統在射擊任務完成后都需要50秒才能進入行軍狀態。3分鐘內的最大射速為8發/分鐘。MH型攜帶40發彈藥(而非48發)和192個發射藥包(而非240個)。該系統的優勢在于公路機動性,其最高速度為100千米/小時(對比60千米/小時),續航里程為700千米(對比360千米)。根據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提供的一份文件,K9MH開發計劃于2024年12月啟動,將持續30個月,于2027年6月結束。
![]()
K9的第三次迭代K9A3是為了滿足有人-無人編隊(MUM-T)任務的要求而開發的,是世界上第一款載人和無人復合型自行榴彈炮,并配備自動操作功能,可以讓一名乘員控制一門自行榴彈炮,或者根據情況多人控制整個營的自行榴彈炮。K9A3采用了各種增強功能,包括58倍口徑155毫米炮管和自動裝彈機,針對各種類型的專用火炮彈藥和炮彈裝藥進行了優化,比以前的型號射程增加20%,發射新型制導彈藥射程可達80千米。通過集成人工智能技術,該車通過有人與無人駕駛相結合的駕駛功能,無人自行火炮將能夠自主移動到射擊位置,或者在道路上以跟隨模式跟隨領頭車輛行駛。該車還采用韓華出口澳大利亞的AS21“Redback”裝甲車使用的一體式橡膠履帶,提供遠距離作戰能力,并減少暴露在敵方環境中的噪音和振動。韓華還在研究將混合動力推進設備應用于K9A3自行榴彈炮和下一代裝甲車,但細節尚未確認。
![]()
![]()
![]()
K11A1火力方向控制車(FDCV)是一個可以遠程控制的移動控制中心。該車基于K9A3履帶式底盤開發,專為MUM-T(有人-無人編隊)作戰而設計,通過安裝遙控武器站(RCWS)用K6機炮攔截敵方無人機,還安裝了車體下部防雷裝甲,改進了防護和可操作性,確保更好的戰場生存能力。該車內部布局經過重新設計,可容納六個控制站,使指揮人員能夠有效地遠程控制3門K9A3自行榴彈炮進行駕駛和射擊,優化炮兵支援火力,減少作戰人員規模,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部隊暴露在戰場危險中的風險,提高復雜環境下炮兵作戰的效率和精度,適合以網絡為中心的戰爭。K11模型的特點是在炮塔中央安裝了一個遙控武器站,而在右側可見一個雙聯導彈發射器,該發射器也可能用于發射巡飛彈。據韓華表示,尚未為K9A3的開發制定時間表。
![]()
在K9的出口上面,韓國陸軍自然是主要用戶,現役1090門榴彈炮中部分正在升級至A1和A2標準。另有11個國家正在使用或已訂購這種韓國自行火炮。土耳其正在本地生產一款名為風暴的K9衍生型號,其升級版風暴2也正在生產中,總計包括281門風暴1和140門風暴2。考慮到其東部邊境的局勢需要快速交付,波蘭混合裝備了經翻新的韓國陸軍舊炮、韓國生產的新系統以及本地生產的K9。芬蘭陸軍從韓國陸軍采購了兩批各48門K9A1 Moukari(大錘),這些炮在交付前經過了翻新,并被命名為Vidar。愛沙尼亞的情況類似,其總共裝備了36門K?u(天空)。印度現役有100門K9A1 Vajra-T,其中10門來自韓國,并正在生產第二批另外100門榴彈炮。澳大利亞正在生產28門K9A1以及15輛K10補給車,前兩門K9A1在韓國生產。埃及的情況也是如此,其將很快接收216門K9A1、39輛K10和51輛K11火力指揮車,全部在當地組裝,其中部分計劃交付海軍使用,這是海軍版本的首次出口,將用作該國海岸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武器。羅馬尼亞將在本地生產36門K9A1 Tunet(雷霆)和24輛K10,另有18門K9A1和12輛K10將從韓國交付。最后,越南正在等待接收20門K9A1。隨著新訂單即將簽署以及新的改進,韓華(原三星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準備突破3000門K9的里程碑。
![]()
![]()
![]()
![]()
![]()
與此同時,韓華公司繼續其出口推廣活動。向沙特阿拉伯出售K9的失敗行動已經重新啟動;先前的嘗試因德國對MT 881 Ka-500柴油發動機的禁運而停止,然而現在有了國產選項,即STX開發和生產SMV 1000發動機(數字表示馬力輸出)。2024年9月韓華在沙特阿拉伯進行了一次演示,兩個月后沙特國民衛隊代表團訪問了韓國,這導致談判于2025年3月重新啟動。加拿大是另一個潛在客戶;2025年4月,韓華回應了加拿大自行火炮現代化項目的信息請求,并于一個月后參加了CANSEC展覽。與西班牙的談判于2025年9月開始。最后是美國;2024年11月,K9/K10系統在韓國安興試驗場向美國陸軍進行了演示,韓華將參加于2026年第三季度在亞利桑那州尤馬試驗場舉行的自行火炮性能測試與評估活動。如果攻下美國堡壘,韓華又得大賺一筆!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