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州28歲的小林(化名)加班后捂著上腹部往家里走,這已經是他第三天胃痛了。他像前兩次一樣,從抽屜里翻出胃藥吞下,可半小時后,疼痛不僅沒緩解,還往右下腹部竄,連彎腰系鞋帶都扯著疼,最后被家人架去了福建省級機關醫院急診。
“你不是胃病,是急性闌尾炎,再發展下去可能化膿穿孔。”醫生的話讓小林愣住。
![]()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近日,福建衛生報記者采訪了解到,
像小林這樣把闌尾炎誤當胃病的情況很常見,
不少人因忽視非典型癥狀
而延誤治療。
“胃痛”忍3天 真兇竟是急性闌尾炎
接診的福建省級機關醫院普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許進偉查體時發現,小林右下腹麥氏點壓痛明顯,結合血常規顯示炎癥指標升高、彩超提示闌尾腫大,最終確診為急性闌尾炎。
“再拖一天,很可能發展成化膿性闌尾炎,甚至穿孔。”許進偉介紹,小林隨后接受了手術,術后3天就順利出院。
![]()
許進偉表示,這類患者多因早期癥狀不典型,自行用藥拖延,直到疼痛加重才就診,增加了治療難度。
“尤其小孩、老年人和孕婦,癥狀更不典型。”他解釋,這類人群對疼痛敏感度較低,可能僅表現為輕微不適或發熱,容易延誤診斷。
闌尾炎有什么癥狀?

1.轉移性腹痛:大多數闌尾炎患者起先會出現胃部不適,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數小時后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續性鈍痛或脹痛,炎癥進一步加重會出現發熱。
2.發熱:一般發病幾個小時后即可發熱,隨病情發展,體溫上升到38℃-39℃,甚至更高。
治療并非 “一刀切”,三種方式按需選擇
提到闌尾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 “必須開刀”。但許進偉指出,當前治療已并非 “一刀切”,可根據患者病情評估后選擇方案。
●手術治療:仍是主流方式,尤其適用于化膿性、穿孔性闌尾炎或形成膿腫的患者。
●保守治療:針對癥狀較輕的單純性闌尾炎,可通過靜脈輸注抗生素控制炎癥。但需注意,保守治療需嚴格評估,若炎癥未控制,可能進展為重癥。
●內鏡逆行性闌尾炎治療(ERAT):通過內鏡沖洗闌尾腔、解除梗阻。該方式對技術要求較高,僅適用于單純性闌尾炎,且化膿、穿孔或膿腫患者不可采用。
許進偉建議,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或輕癥患者,特別是平素健康的青壯年患者,可以考慮ERAT。但有些闌尾炎(如出現化膿、壞疽、穿孔),要及時接受正規手術治療,以免導致感染性休克,后果更加嚴重。
對于一些特殊情況的患者,如即將中、高考的考生,如果炎癥不是太嚴重,可以在嚴密觀察的情況下,先用抗生素保守治療,再擇日手術。但是也要做好復發的心理準備,且復發的情況不在少數。
有闌尾炎病史未接受手術治療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過度疲勞,減少急性再發作風險。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朱曉潔
通訊員:林藝森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