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尼和小布什
綜合環球網和美國政治網的消息,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副總統之一”的迪克·切尼剛剛去世,享年84歲。
![]()
環球網的報道
切尼的家人在當地時間11月4日上午發表聲明稱:“他摯愛的妻子琳恩,結縭61年的伴侶,以及兩個女兒莉茲和瑪麗等家人都陪伴在他身邊。前副總統因肺炎及心臟和血管疾病并發癥去世。”
切尼以強大的政治手腕著稱,在擔任喬治·W·布什總統的副手期間,被普遍視為“影子總統”——在這八年中,他在政策制定與權力運作上所擁有的影響力,遠超以往任何一位副總統。
《切尼副總統任期》一書的作者巴頓·蓋爾曼曾寫道:“迪克·切尼在從戰爭與和平、經濟與環境,到法律定義的所有重大決策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他的手常常在幕后,甚至連同僚都察覺不到。”
![]()
連老布什都認為,切尼“操控”著小布什
切尼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美國總統權力在越戰與水門事件后被國會削弱過度,他要將它“恢復到應有的地位”——現在我們看到某種程度上切尼成功了,自小布什到特朗普,美國總統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受制約。
國人對切尼的印象,可能是其強硬的好戰態度。“9·11”事件后,切尼提出所謂的“1%主義”——又稱“切尼主義”:即便僅有1%的可能性存在威脅,美國也必須先發制人、主動出擊。
這一原則深刻影響了布什政府的外交與安全戰略,尤其是在伊拉克戰爭中的作用,使美國長期處于戰爭動員狀態。切尼曾在2002年8月說:“我們明白,戰爭永遠不會在防御中取勝,我們必須主動出擊,把戰斗帶到敵人那里。”
美國政治網表示,在此后的歲月里,切尼被不同人以完全相反的方式看待:
他被愛德華·斯諾登諷刺為“濫用美國權力的化身”。卻也被特朗普前顧問史蒂夫奉為“黑暗力量的象征”:“黑暗是好的。迪克·切尼、達斯·維達、撒旦——那就是力量。”
然而,切尼后來與女兒莉茲·切尼一道,公開反對特朗普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的行動,并譴責他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山暴亂中的做法,這導致特朗普與這位共和黨“前輩”關系一直很緊張。
![]()
年輕時的切尼
切尼于1941年1月30日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他的父親理查德·赫伯特·切尼是一名政府土地保護官,他頗為自豪地發現兒子與羅斯福總統同一天生日。
切尼1959年進入耶魯大學,但因成績不佳退學,后轉入懷俄明大學,于1965年畢業。次年,他與琳恩·文森特結婚,并前往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研究生。
切尼的政治生涯起步于尼克松政府,曾在“經濟機會辦公室”任職,師從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美國前國防部部長)。尼克松辭職后,他進入福特政府,并在1975年出任白宮幕僚長。
作家杰弗里·奧加拉寫道:“正是在福特任內,切尼的幕后協調與行政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現。通過掌控總統的日程與通道,他讓自己變得不可或缺。”
1976年福特敗選后,切尼回到懷俄明州,并于1978年成功當選聯邦眾議員——盡管在競選期間剛剛經歷心臟病發作。他自嘲組建了一個名為“心臟病患者支持切尼”的小組,并說:“大概從沒候選人用過‘心臟病’這一競選噱頭。”
切尼此后連任五屆國會議員,并逐漸升任眾議院共和黨黨鞭。
1989年,老布什總統提名他出任國防部長。參議院以92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并因海灣戰爭讓他一夜之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但與后來人們對其習慣發動戰爭的印象不同,切尼積極支持美軍從伊拉克撤軍,不要推翻薩達姆政權。
![]()
“攻入巴格達、推翻薩達姆?那不是我熱衷的事。”他后來回憶道。柏林墻倒塌、蘇聯解體——在他任內,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
1993年卸任時,《時代》雜志稱他“冷靜、無私、決斷”的領導風格讓他聲望空前——而蘇聯解體和海灣戰爭,讓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聲望最隆的國防部部長。
2000年,切尼擔任哈里伯頓公司CEO時,受邀為喬治·W·布什物色副總統人選。結果,布什意外選中了他本人。布什在費城的共和黨大會上說:“我為能有切尼與我并肩作戰而自豪——他是一位正直、有遠見的公共服務者。”
幽默作家戴夫·巴里諷刺道:“布什請資深政客切尼幫他選副總統,切尼做了一次‘徹底廣泛的搜索’——走遍了自家每個房間”,暗指切尼自己早就想當副總統。
![]()
切尼與拉姆斯菲爾德等老牌華府人物被視為為布什團隊“添重量”,但切尼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陪襯”。蓋爾曼寫道:“切尼并非為個人利益或地位,而是深信自己比他人更能勝任那些重大決策。”
9·11事件后,美國啟動“全球反恐戰爭”,包括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秘密拘押與“強化審訊”計劃,以及對全美進行大規模監聽。一時間,切尼的“1%主義”成為布什政府的行動準則。
但“成也伊拉克(海灣戰爭),敗也伊拉克(伊拉克戰爭)”,美國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但未找到任何證據。其戰爭泥潭令布什與切尼聲望驟降,切尼曾希冀的總統之夢就此破損。
此外,切尼還卷入“普萊姆事件”,其幕僚長“斯庫特”·利比因妨礙司法被定罪。2006年,切尼在德州打獵時意外槍擊友人哈里·惠廷頓,成為媒體笑柄。
![]()
2007年在阿富汗訪問時,他差點成為自殺爆炸的目標——當時23人遇難。奧巴馬時期,他仍公開為布什時代的反恐政策辯護,并批評奧巴馬和拜登“軟弱”。
到了奧巴馬執政后期,切尼逐漸淡出政治舞臺。
2015年,國會為他立副總統半身像,布什稱:“那八年里,我從他的睿智與忠誠中獲益良多。”切尼回應說:“我希望后人記住,我是一位信仰美國的人——幸運、感恩、并為能擔任副總統而自豪。”
他與女兒莉茲合著《卓越:為何世界需要強大的美國》一書,頗為諷刺的強調“美國對世界自由與和平的獨特貢獻”。
其女兒莉茲借著切尼的光環,于2016年當選懷俄明州共和黨國會眾議員,后因參與調查特朗普1月6日暴亂而失去共和黨黨內支持。
2021年1月,切尼與另外9位前國防部長聯署公開信,強調特朗普已敗選,并警告任何試圖延任的行為都是“背叛憲法”。1月6日暴亂當天,切尼打電話警告女兒:“特朗普正在攻擊你,他制造了對你安全的嚴重威脅。”
2022年,他錄制競選廣告力挺莉茲:“在美國246年的歷史中,沒有哪個人比特朗普更危險。他企圖竊取選舉……而莉茲無所畏懼,從不退縮。”
![]()
莉茲與拜登
然后,莉茲最終敗選。
2024年9月,切尼父女宣布將在大選中投票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切尼說:“作為公民,我們有責任將國家置于黨派之上。”
所以問題來了,面對“共和黨的叛徒(特朗普語)”,特朗普會給切尼什么樣的訃告祭文呢?又會怎樣評價切尼的一生呢?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切尼幾乎不會享受到查利·柯克的豪華葬禮規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