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德國慕尼黑到上海張園,一件名為“流動的鉆石”的高級珠寶,僅用一天時間便跨越歐亞大陸,于進博會開幕前悄然就位。這不僅是德國珠寶品牌“杰作”(CAPOLAVORO)在亞洲的首發之作,也是對中國市場的首次探路。
“我們的產品先到張園預熱,測試中國市場的水溫,進博會前再直接轉運至展館。”品牌首席執行官特蕾莎·瑪麗娜·弗里奇坦言,盡管在歐洲已享有聲譽,但品牌未真正涉足中國市場。而這一次,她借助進博會與張園專用型保稅倉的聯動機制,帶來的不僅是亞洲首發的作品,還有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限定款式。
“流動的鉆石”背后,是品牌引以為傲的工藝:在手工切割的玻璃中注入專利液體,使鉆石仿佛懸浮流轉。而比鉆石更“流動”的,是它從慕尼黑出發,12小時落地浦東,隨即進入張園保稅倉的進博軌跡。
讓特蕾莎最終決定“試一試”的,是來自兩方面的吸引力。其一,是“展品變商品”的高效流轉:過去,展品完成留購通關需3至5天,而在張園保稅倉系統的加持下,如今整個過程被壓縮至“一杯咖啡的時間”。其二,張園作為進博會“第二現場”,構建了商業空間中的展銷新模式,極大降低了試水中國市場的成本與風險。
今年和張園專用型保稅倉合作的,還有來自米蘭的烏托邦(UTOPIA)、都靈的馬蒂奧利(MATTIOLI)以及那不勒斯的璐索貝雕(RUSSO CAMMEI)等珠寶品牌。
“讓國際品牌一次報關入境,效益最大,停留時間最長。”靜安區商務委主任姚磊說,外資經濟一直是靜安區發展的“基本盤”與“壓艙石”。全區擁有6200多家外資企業,貢獻了約一半的稅收,空間密度居上海之首,外稅規模及占比在中心城區也位列第一。在這一背景下,靜安依托張園專用型保稅倉這一平臺,積極對接進博會展商與展品,推動更多國際品牌在張園實現預熱展示與延展銷售,讓進博效應超越會期、落地生根。
今年進博會現場,阿聯酋品牌SINDAN與高端珠寶品牌維繆斯(V MUSE)還將在推介會上與張園保稅倉建立合作,借助這一通道降低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更高效地鏈接全球資源。
![]()
張園展位效果圖
今年,張園專用型保稅倉還首次以“第二現場”形式與進博主會場聯動,將部分展品提前在張園進行預展,或在進博會結束后延期展示,讓未能到場的消費者仍能近距離體驗全球高端珠寶,也為品牌提供更長的市場培育期,推動進博效應從“短期爆發”轉向“長期沉淀”。
“‘靜安會客廳’將通過‘首發+保稅’的模式,把進博會的全球流量,轉化為商業留量。”靜安置業集團副總經理孫菲表示。張園專用型保稅倉是去年11月落地的,從今年7月起,實現倉內保稅展示交易,并加速推進“一倉三點”保稅展示交易出倉試點以及落地擴庫政策,消費者也將在保稅展示交易場景下,實現“立等可取”。“我們的合作品牌非常看重這一點。比如歷峰集團現在可以在展示區呈現旗下高級定制珠寶,實現‘展銷一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