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黃浦江畔,金桂飄香。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又迎四海賓朋。昨日(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
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李強指出,進博會越辦越好,很重要的是因為堅持“與天下同利”。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11月5日,第八屆進博會現場,每經記者視頻講解特斯拉亞洲首發的無人駕駛車輛。 每經記者 溫雅蘭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進博會現場看到,眾多外國來賓或駐足交流,或合影留念,各個展臺前人頭攢動,交流氛圍熱烈。經濟全球化雖遭遇逆流,但共赴進博之約的“老朋友”與“新面孔”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進博朋友圈再擴容
11月5日早上8點,距離進博會開幕式正式舉行還有近兩個小時,主會場外已人聲鼎沸。
時間尚早,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在會場外聊了起來。不少來賓拿出手機,以開幕式的大布景和進博會的LOGO(標志)墻為背景,留下合影。
會場內部,以數字8為原型勾勒出的花卉圖案隨處可見。一位來自挪威的“老朋友”,操著一口流利中文,指著圖案向身邊的人說道:“8,我知道這個數字,很吉利,‘888,發發發’。”引得在場來賓會心一笑。
![]()
進博會邁入第八個年頭,“進博效應”早已是全球市場的金招牌。數據顯示,過去七屆進博會,累計吸引境外參展商2.3萬家次,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高度融入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外企業,在這里溝通、了解、合作,探尋創新方向,共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困局。
據了解,本屆進博會共吸引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整體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在去年3496家的基礎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
為支持最不發達國家,今年在原有的免費展位支持基礎上,進一步擴容升級原有非洲產品專區,在農食展區設立“亞非產品專區”,推動所有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及53個非洲建交國的企業和產品用足用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特惠稅率政策。
“開放貿易不僅是機遇,更是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在盧旺達發展委員會首席投資官米歇爾·烏穆倫吉看來,非洲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可預測且公平的貿易體系,對全球南方國家而言,開放貿易能幫助社會從經濟危機、氣候問題或地緣沖突等困境中恢復過來。
中國對盧旺達等發展中國家實行零關稅政策,幫助非洲出口產品開拓更多市場,推動農業和制造業增長;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和全球發展倡議,支持非洲的基礎設施、工業和數字發展。這些舉措為穩定與和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基于此,米歇爾·烏穆倫吉認為,應擴大南南合作與中非合作,加強非洲內部貿易,確保供應鏈安全與數字經濟增長。
四海賓朋滿座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總裁Andreas今年第一次參加進博會,等待開幕式的過程中,這位新朋友被參加活動的嘉賓、記者團團圍住,聊了一個多小時。
“第一次參加進博會的感受”成為他被問到最多的問題。Andreas環顧四周,笑著說:“今天(11月5日)是進博會第一天,你看,盡管現在還很早,但這么多人都已經相聚在這里。這足以證明進博會的魅力。”
本次進博會上,Andreas也有著自己的小目標,除了琳瑯滿目的全球美食和科技創新,他主要想從同行和其他跨國企業身上“取經”。“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速度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們也要更多關注同行和其他企業的動態。”Andreas說。
同樣是首次參與進博會,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及他的感受:“我一直在研究中國經濟,已經研究了33年,中國未來經濟的高速增長前景源于高研發與投資,使其能將一個想法快速落地,成為行業領導者,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起到非常關鍵的穩定作用,隨著全球貿易格局重塑,東盟與全球南方國家正在因此受益。”
而在不少老朋友眼中,今年的進博會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參加的人更多,服務也更細致。
談到今年參加進博會的感受,進博會老友金光集團APP副總裁翟京麗直言,企業年年參展,屆屆有新收獲,匯聚在進博會的新產品和新理念層出不窮,令人受益匪淺。今年,除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和綠色發展,翟京麗最期待的就是進博會上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創新產品。當前,科技向善已經成為各大企業共同關注的時代課題。正如金光集團APP今年的參展主題“向善共生”所傳達的理念,集團也正在積極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從“制造產品”到“制造向善”的升級。
今年是丹麥企業丹佛斯第六次參加進博會。在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看來,中國將步入“十五五”時期,這為本屆進博會賦予了更獨特且重要的意義。“十五五”規劃建議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與公司以能效、電氣化和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業務戰略高度契合。“我們期望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進一步加強同中國客戶的合作,深度融入中國綠色轉型進程。”
新品首發琳瑯滿目
第八屆進博會現場,自動駕駛、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黑科技”集中亮相,各展臺前人頭攢動,熱度十足。
在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合作”分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向全球來客分享他對機器人行業的思考:今年機器人產業非常火熱,個人估計全中國智能機器產業平均每家公司增長50%至100%。不過,其也指出,機器人大模型進展比想象中緩慢,還沒有達到臨界值。
智慧出行展區亮點頻出,特斯拉Cybercab無人駕駛電動車迎來亞太首秀。這款“無舵無踏板”的智能座駕靠特斯拉視覺處理系統與端到端神經網絡實現自動駕駛,科技感拉滿。據工作人員介紹,Cybercab計劃2026年第二季度在北美啟動量產,未來出行圖景更值得期待。
同館亮相的還有天翎科航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全球首架全尺寸傾轉涵道翼飛行器,獨特設計吸睛不少;因《流浪地球2》“圈粉”的西井科技Q-Truck全時無人駕駛新能源重卡,也帶著成熟技術再度登場,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智慧物流的魅力。
醫療健康展館里,“黑科技”兼顧實用與溫度。波士頓科學首次面向中國展出的Orbera365胃內球囊,為肥胖癥患者提供了無創新選擇——通過內鏡從口腔送入胃內充盈后,可自然減少進食量,最長留置時間達1年,以可逆、低并發癥的優勢填補了國內內鏡減重領域空白。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已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看到它助力越來越多用戶成功減重、恢復自信,我們團隊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份工作帶來的獲得感。”
西門子醫療的極速能譜血管造影系統憑“快”出圈,2.5秒即可完成術中成像,較傳統設備提速一半,為臨床診斷節省關鍵時間;依視路Nuance Audio智能助聽眼鏡則“藏技于形”,將先進聽力技術融入鏡架,精準捕捉交流聲音、濾除背景雜音,為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人群帶來更自然的聽覺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