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西電入浙”三大特高壓工程累計輸電量突破8000億千瓦時,相當于2.4億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量。
特高壓電網作為連接能源基地與用電負荷中心的骨干通道,在能源優化配置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014年7月,首個落點浙江的特高壓直流工程——±800千伏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華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首年即向浙江輸送清潔水電335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浙江電力供應緊張局面。此后,±800千伏寧夏靈州至浙江紹興、±800千伏白鶴灘至浙江兩項特高壓直流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共同構建起三條“西電入浙”主干通道,最大輸電能力提升至2400萬千瓦。
作為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浙江一次能源相對匱乏,自給率低于5%,而用電量卻占到全國總量的6.7%以上,能源供給對外依存度較高。跨區輸電成為保障浙江電力穩定供應的重要支撐。
今年夏季,浙江遭遇歷史罕見的“高溫日數多、負荷峰值高”雙重考驗,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連續74天超億千瓦,四次刷新歷史紀錄,峰值達到1.31億千瓦,同比增長6.3%。三大特高壓直流通道今夏累計輸送電量達520億千瓦時,約占夏季全省用電總量的四分之一,占外受電量的近70%,為浙江電網平穩度夏提供了重要保障。
“西電入浙”特高壓工程不僅增強了浙江電力供應的穩定性,還優化了能源資源配置,提升了清潔能源利用水平。80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節約標煤3.2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6億噸。來自四川的水電、寧夏的風光電能通過特高壓線路源源不斷輸送至浙江,使浙江省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至30%。
為確保“西電入浙”大通道安全穩定運行,國網浙江電力深化無人機、四足機器人構建的“空天地”立體巡檢系統多場景應用,提升設備狀態感知能力,使變電站巡檢效率提升60%,缺陷識別率達95%。同時依托自主檢修、設備消缺、技能培訓等平臺,提高運檢隊伍技能素質,提升應急能力。(黃琳、吳米佳、衛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