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學生的題目,竟然難倒了兩個家長!甚至連評論區的網友看后都是一臉懵——這還是小學題目應有的難度嗎?關鍵是大人做不對的題目,小學生竟然能做對。
這道題目的問題很簡單:“點燃9支蠟燭,吹滅3支,最后還剩幾支?”這是一道選擇題,答案有4個選項,分別是:A.3支;B.4支;C.5支;D.6支,而小學生給出的答案是A.3支。
![]()
小學生寫下“9-3=3”,媽媽怒斥:答案明明是6
媽媽看到這個答案當時就怒了:“9-3分明等于6!你怎么能選3支呢”,按照正常的加減法邏輯,這道題的答案理應是“9-3=6”而不是“9-3=3”,因此媽媽理直氣壯地怒斥兒子:你腦袋不好使,給你換個不銹鋼的。
沒想到兒子卻反駁說:“人家問的是最后還剩幾支蠟燭,吹滅的3支蠟燭難倒長腿跑了嗎?”媽媽聽后一臉懵,但也很快反應過來,這個答案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不是單純的數學題,而是數學跟生活結合的實踐應用題。
![]()
于是媽媽想了想回答說:“那也應該是9支”,可這道題不是填空題而是選擇題,選項里根本沒有9這個選項,可見媽媽給出的答案還是錯的,而爸爸的一句話,直接將媽媽的言之鑿鑿給打臉了。
圍觀了母子倆關于作業的修羅場,這位爸爸終于看不下去了,直言:這是思維題,你仔細想想,吹滅3支蠟燭,而沒被吹滅的3支蠟燭最后肯定被燒完了,那到底剩幾支,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
這個時候兒子也忍不住回懟媽媽:“到底誰的腦子該換成不銹鋼的?”簡單的數學題一旦結合生活實際,就變成了所謂的“思維題”,可這種思維題對于家長來說,跟腦筋急轉彎也沒什么區別。
事實證明小學生給出的答案才是對的,答案應該是3只而不是6支,這道小學生數學題目讓筆者想到了另一道題,也曾經難倒了不少家長:“教室里有11盞燈,如果拉滅了4盞,還剩幾盞燈?”
![]()
小學設置思維題的初衷是好的,但應與正常數學題目分割開
而這道題如果只按照數學思維去處理的話,答案應是11-4=6,而如果仔細思考一下,就會意識到,即使把教室里的4盞燈拉滅,那4盞燈也依舊存在,因此正確的解題思路和那位媽媽第二次的思路是一樣的。
只不過蠟燭那道數學題比臺燈這道數學題更復雜,因為蠟燭是消耗品,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燒完,但臺燈不會,因此最后剩下的反而是那3支被吹滅的蠟燭。
![]()
這樣故意挖坑給你跳的小學生思維題,已經讓家長們叫苦不迭了,說好聽點是思維題,說直白點更像是“釣魚執法”的題目,可偏偏這種題目又經常出現在作業中,讓輔導作業的家長防不勝防。
在經歷過一次次自信給出答案又被孩子打臉后,家長的心情已經從最開始的羞憤慢慢發展到了如今的麻木,現在家長們對這種類型的題目已經見怪不怪了,只希望這類“思維題”盡量不要出現在試卷中,打擊孩子們考試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
思維題目的本意是希望擴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去思考題目背后的可能性,這類題目設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最好還是把這種思維題和正常的數學題分割開來。
否則學生一旦陷入這種思維題的誤區中,很容易在做正常的數學題時也導致思維發散、無法相信自己做出的正確答案,影響了考試答題的節奏和最終的成績。
![]()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