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向軒這個人,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他那段經歷在老一輩革命者中間流傳挺廣。他出生在1926年3月的湖南桑植縣,一個土家族家庭里,家里人從早年起就卷入反抗軍閥的浪潮中。
![]()
他媽叫賀滿姑,是賀龍的四妹,從小跟著哥哥接觸革命想法,后來嫁給了向仲明,向仲明是當地農民運動的骨干,常年在外頭組織農民對抗地主勢力。夫妻倆見面少,向仲明在1926年初的一次行動中被反動民團抓走,堅持不招供同志,最后被殺。那時候賀滿姑正懷著向軒,得一個人扛著喪夫的痛,還得養三個小孩。
![]()
向軒一落地,賀滿姑給他取名向軒,帶著點對未來的念想。她沒多久就投身革命,當了賀龍的秘密聯絡員,南昌起義后常在國民黨地盤上跑,收集情報傳給紅軍。她還拉起一支百來人的農民武裝隊,交給賀龍后,自己改名換姓在當地繼續干地下工作。向軒從小懂事,三歲就幫著干些家務活,賀滿姑出門辦事十天半月不回,孩子們靠外婆照顧。
1928年9月,反動軍閥張恒如靠叛徒情報,派人抓了賀滿姑全家。張恒如下手狠,先拷打賀滿姑逼問游擊隊情報,她一口不松。敵人轉而打小孩,向軒兩歲多就被打得滿身傷。賀滿姑的姐賀英通過關系救出孩子們,但賀滿姑沒出來。9月19日,敵人公開處決她,用刀割肉兩百多刀,再砍頭掛城門示眾。
![]()
孩子們出來后,向軒跟著賀英過日子。賀英帶游擊隊在湘西打轉,向軒幫著傳消息。1933年5月,隊伍在洞長灣歇腳,叛徒通風報信,敵人夜襲。賀英中彈多處,把槍和銀元給向軒,讓他去找賀龍。賀英擋門被打死。
向軒跑了十多里,碰上廖漢生的部隊,廖漢生帶他見賀龍。賀龍問他還干不干革命,向軒說要干。從1933年起,向軒七歲開始在部隊里訓練,跟成年人一樣練站姿、跑步,還學認字。他適應快,但小孩子心性,有回偷農戶土豆,被賀龍教訓,強調紅軍不拿群眾東西。從那后他管住自己,八歲當上通訊班副班長。
![]()
紅二、六軍團在桑植面臨國民黨圍堵,1935年11月從湖南出發,長征拉開。向軒九歲,隨通訊班在敵軍封鎖中傳令。敵機扔彈,泥土飛濺差點埋住他,他扒開接著跑。進雪山,海拔高,空氣薄,戰士們凍傷多。賀龍調馬給通訊班,向軒讓給傷員,自己走路。
過草地,沼澤多,饑餓病魔纏身,班里設備損毀,但他們用旗語口傳保持聯系。賀龍事后說草地聯絡沒斷,通訊班有功。部隊經貴州、云南、四川、甘肅,多次打仗,向軒穿梭傳情報。1936年10月,到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完,向軒是最小的全程戰士。
![]()
長征后,向軒留在部隊。抗日戰爭打響,他對日軍作戰,負傷不下陣地,全身26處傷,右眼瞎了,彈片留體里,陰雨天疼。比他大的新兵叫他老班長,他帶頭沖。解放戰爭在綏遠、山西,他學炮兵工兵,和連長搞出飛雷炮,用汽油桶裝炸藥,炸敵堡壘。在缺重武器時,這炮管用,幫部隊拿下不少點。新中國成立,向軒繼續干。1955年授銜,他29歲得中校,任成都軍區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管民兵訓練征兵。他不在乎銜低,說能為部隊出力就行。訓練時跟民兵聊戰爭事,推動工作。
![]()
向軒干到1982年退休,56歲。晚年舊傷鬧騰,住部隊兩室房,過得簡單,墻上老照片最寶貴,會寧會師那張尤其。1979年廖漢生來成都視察,兩人見面,廖漢生說向軒銜低了。廖漢生中將,向軒中校,但兩人沾親,革命貢獻都大。向軒一生從幼年牢獄到戰場,體現革命一代的韌勁。他家背景注定他早接觸斗爭,母親姨媽犧牲推他上前線。
長征不是浪漫事,是實打實挨餓受凍,他小小年紀頂住,通訊工作關鍵,確保部隊不散。戰后他沒停,學技能搞發明,飛雷炮雖簡陋,實戰幫大忙。授銜時有規矩,紅軍不下校,但他資歷深,銜不高也沒怨言,繼續基層貢獻。這反映出老革命者低調作風,不爭銜位,只求實干。
![]()
很多人羨慕向軒舅舅賀龍元帥,但他自己靠本事立功。兩歲牢里,三歲干活,七歲槍上,九歲萬里路,這不是故事,是真刀真槍。他傷疤多,晚年疼,但從不抱怨。2023年1月肺感染住院,2月10日凌晨在成都軍區總醫院走,97歲。
他的事提醒人,和平來之不易,那些小戰士貢獻大,卻沒多少人知。相比現在年輕人,向軒那輩責任重,從小扛事,沒選擇。他通訊班長時,過草地不騎馬,讓傷員,這小舉動見大義。抗日解放戰爭,他傷重不下線,激勵隊友。授銜后基層20年,訓民兵,傳經驗,沒退休前就那樣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