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活動在重慶圓滿落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選送的3件作品(含群眾合唱團隊)獲得群星獎(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獲獎作品分別為:廈門小品《我AI 我家》(戲劇類)、泉州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曲藝類)、群眾合唱團隊“福州小茉莉合唱團”。
![]()
本屆“群星獎”評選中,我省共有5件作品(含一個群眾合唱團隊)入圍終評,最終3件作品脫穎而出、摘得“群星獎”,寧德廣場舞《福滿畬鄉》和泉州舞蹈《向遠方》2件作品榮獲入圍獎。這一成績創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后,福建省在該獎項上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入圍數量與獲獎數量雙創新高。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關心重視下,省文旅廳提前謀劃、扎實推進、精心指導,將參賽工作列為全省群眾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通過采用賽事選拔與新創孵化雙線并重的推進機制,并組織專家全程介入、精準輔導,系統推動“閩派”特色群眾文藝作品實現質的提升。在省文旅廳的有力組織與全程保障下,參賽作品經歷了從創意萌發到舞臺呈現的全流程精細打磨,使傳統藝術在當代語境中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
小品《我AI我家》
![]()
作品以科技為鏡,映照出代際情感的循環與困境。孩子添置AI家電為父母解悶,智能設備帶來便捷生活,卻填補不了親情缺位空白,始終無法替代兒女溫暖的陪伴。待子女離家,父母恍然驚覺,眼前場景竟與往昔如出一轍:當年自己忙于工作,不也是隨手用洋娃娃敷衍女兒的陪伴渴望?這份跨越時空的相似,成為叩擊心靈的回響。而監控鏡頭另一端,女兒女婿目睹父母的悵然,被親情牽引,匆匆折返。作品以科技為引,道盡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
![]()
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
![]()
作品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的傳統曲牌“短滾”為根基,以童聲吟唱,在古老聲腔中配以琵琶、洞簫等傳統樂器演奏并與活潑的打擊樂四寶、響盞、木魚、等相互交織,演繹“漲海聲中萬國商”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又勾勒出“滿城刺桐映紅霞”的現代城市畫卷。十二名小演員以純真聲線碰撞南音的深沉悠遠,形成“古老而清新”的藝術效果,成為泉州“南音進校園”三十五年來“以童聲續古韻”的傳承實踐。
![]()
![]()
![]()
福州小茉莉合唱團
![]()
走過25年公益之路的“福州小茉莉合唱團”,以清澈和聲唱響時代心聲。原創作品《記憶中的那些歌謠》,以靈動的音符喚醒一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而經典改編曲目《唱支山歌給黨聽》則通過童聲特有的真摯感染力,傳遞出新時代青少年堅定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他們是福州城市閃亮的音樂名片,更是中國童聲合唱領域一顆持續散發著溫暖與光亮的民星。
![]()
![]()
![]()
群星獎每三年舉辦一屆,是我國群眾文化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政府獎,是表彰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與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是展現各地群眾文化發展水平、激發基層文藝創作活力的核心平臺,對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后,“群星獎”競爭日趨激烈,在本屆評選中,我省群文作品獲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這一成績生動彰顯了新時代福建群眾文藝工作的豐碩成果與整體水準,有力提振了全省群眾文化領域的創作熱情,進一步推動了群眾文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營造蓬勃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