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8年,當(dāng)皮娜·鮑什編舞的《交際場》創(chuàng)排時,皮娜看著20位年輕的舞者,曾設(shè)想:當(dāng)這群舞者步入老年,會如何演繹這部作品?
47年后,《交際場:回響1978》將于11月7日至9日在上海迎來亞洲首演,中國唯一一站。作品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與英國薩德勒之井劇院等國際伙伴共同推動,并由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承辦。9位首版舞者將登臺表演,他們中最年長的80歲,最年輕的也已經(jīng)70歲了。
47年過去,他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頭發(fā)變白、皮膚變得松弛、行動變得緩慢,各自也都經(jīng)歷了不同的人生境遇。當(dāng)他們再度站在舞臺上,還能跳舞嗎?當(dāng)蒼老的身軀與青春的影像重逢,將給觀眾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
蒼老的身軀與青春共舞
不完美里,藏著他們47年的人生
《交際場:回響1978》以皮娜首版編舞為基礎(chǔ),首版舞者梅麗爾·坦卡德身兼導(dǎo)演與演員兩職。翻看檔案庫中《交際場》早期影像時,梅麗爾感到震驚:“它看起來極具現(xiàn)代感,很生動,充滿人性。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影像,只保留幾位原版表演者,利用剪輯與燈光技巧,與這些影像共同完成作品。”
梅麗爾給四散各地的老同事打電話,詢問誰愿意并且有體力完成這個項目。79歲的約翰·吉芬說,接到梅麗爾電話時,他的第一反應(yīng)是拒絕:“我跟她說‘梅麗爾,我老了,原版三個小時的舞,我現(xiàn)在實在撐不了那么久’。”
但梅麗爾在電話里描述的“與青春共舞”的概念,又讓約翰·吉芬心動,最終,他鼓起勇氣重回排練廳。“我不再像30多歲,天真以為可以做到一切,但年齡增長也帶來了新的感悟。在舞臺上和年輕時的影像相遇,有一種和年輕的自己去競爭、去比較的感覺,那是很有意思的瞬間。”
![]()
《交際場:回響 1978》劇照
舞者阿瑟·羅森菲爾德說,47年后,聽到那首《黑咖啡》的旋律,就像有人在他身體里按下了開關(guān),腳步會下意識跟著舞動。“你聽到音樂,它就在你的身體里。你還記得它,仍然知道它。”有一次排練,他盯著影像里那個跳得滿頭大汗的自己,忽然愣了神:“你知道那是你,但又不是你,像是看著另一個人的人生,很奇妙。”
九位首版舞者回歸最初的角色,與自己的青春影像共舞。當(dāng)他們在舞臺上踱步,就座于排列的木椅上時,那些曾經(jīng)被舞團(tuán)其他成員填滿的椅子空著。在《交際場:回響1978》,梅麗爾將原版的三個小時縮短了50分鐘,不追求令人喘不過氣的動作,更在意停頓下來。
![]()
《交際場:回響 1978》劇照
1999年起,梅麗爾·坦卡德一直在教授《交際場》,教給青少年、巴黎歌劇院的舞者,還有自己舞團(tuán)里的舞者。“這是一部伴隨我一生的作品。但再次站在舞臺上表演它,又是另一回事。有些日子我感覺自己100歲了,而另一些日子,我又覺得,我又變可愛了,就像個十幾歲的姑娘。”
在皮娜·鮑什的藝術(shù)世界里,舞蹈從不只是炫技,而是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深刻探討。她習(xí)慣以提問的方式創(chuàng)作,讓每位舞者基于自身經(jīng)歷給出答案,即便同一動作,也因個體差異呈現(xiàn)不同質(zhì)感。
排練過程中,貝婭特麗切·利博納蒂常因記不住站位而自責(zé),卻在老同事們的鼓勵下慢慢調(diào)整:“我們都接受這個版本是不完美的,因為這份不完美里,藏著我們47年的人生。”
![]()
《交際場:回響 1978》劇照
在舞臺上,做真實的自己
《交際場:回響1978》開票即售罄,印證了皮娜?鮑什藝術(shù)魅力的歷久彌新。
作為20世紀(jì)最具影響力的舞蹈家與編舞家之一,皮娜·鮑什以40多部作品叩擊人類靈魂,而《交際場》正是其中后期風(fēng)格的源頭,自1978年首演以來,衍生出老年版、青春版等多個版本,持續(xù)在全球舞臺上演近半個世紀(jì)。
今天,這部作品為何依然動人?梅麗爾回憶,排演《交際場》前,烏珀塔爾皮娜·鮑什舞蹈劇場來了8位新舞者。皮娜發(fā)現(xiàn),新舞者和舞團(tuán)原來的舞者之間,交流有一些困難,她以此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這部作品。“皮娜的作品都與愛有關(guān)。她希望有一個場所讓人們彼此連接,讓孤獨的人尋找愛、尋找同伴。《交際場》可能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
《交際場:回響 1978》劇照
在梅麗爾看來,皮娜的作品還有一個創(chuàng)新之處——她在作品中誠實地表達(dá)人的脆弱和痛苦。“作為舞者,我們總是被教導(dǎo)要偽裝、要微笑,皮娜卻要我們盡情展露所有情感,不論是痛苦、焦慮、害怕。這是一個巨大突破。”
約翰·吉芬說,作為舞者,旋轉(zhuǎn)、跳躍都追求完美,生怕露出一點破綻,而皮娜用魔法讓我們卸下盔甲。皮娜說,你不用跳得像別人,你只要跳得像你自己,現(xiàn)在我才明白。她讓我在79歲的年紀(jì),還能在舞臺上做最真實的自己。”
《交際場:回響1978》的亞洲首演,不僅是一場藝術(shù)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國界與歲月的對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總裁李明說:“我們深信國際攜手能拓展舞臺的邊界,不只是一次合作,而是讓世界最重要的作品率先在亞洲綻放。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將持續(xù)推出更多重磅聯(lián)合委約與制作,未來,我們將持續(xù)推出更多重磅的聯(lián)合委約與制作,讓藝術(shù)節(jié)成為重磅作品首演第一站。”
原標(biāo)題:《47年后重返皮娜·鮑什《交際場》:銀發(fā)舞者與青春共舞》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