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在重慶閉幕,現場公布了第十八屆文華獎、第二十屆群星獎獲獎名單。天津市3位民盟盟員憑借深厚的藝術造詣與扎實的創作功底獲獎。
第十八屆文華獎
文華獎是我國舞臺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每三年評選一次。
![]()
天津盟員、國家一級導演、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曼君憑借執導的粵劇《紅頭巾》摘得第十八屆文華獎導演獎,其導演的作品曲劇《魯鎮》獲第十八屆文華劇目獎。
![]()
《紅頭巾》排練現場
![]()
《魯鎮》排練現場
張曼君作品曾18次獲得“文華獎”文華劇目獎、導演獎等獎項,18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多次入選文旅部精品工程等國家級獎項。
第二十屆群星獎
群星獎作為我國群眾文化藝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政府獎,每三年舉辦一屆。
![]()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選送的音樂表演唱作品《一朝夢圓》經過本市初選、復評等環節,最終成功躋身本次群星獎音樂類作品全國終評,成為該藝術門類代表本市參賽的唯一節目,獲得全國第二十屆群星獎(音樂類)。天津盟員、紅橋區文化館社文部主任井立娜參與編導并擔任主演,天津盟員、南開區文化館干部馮坤參演,在國家級藝術殿堂上彰顯了天津民盟盟員的卓越實力與津門文化的蓬勃生機。
![]()
井立娜
![]()
馮坤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天津民盟文化界別優勢的集中彰顯。民盟匯聚了眾多文化藝術領域的精英人才,形成了底蘊深厚的文化人才梯隊。民盟市委會更是將文化傳承發展作為履職重點,通過成立天津民盟藝術團、開展非遺文化幫教活動等,推動盟員藝術家在創作實踐中踐行“四個以文”,打造文化強市,既產出了一批兼具時代價值與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更以文化賦能助力城市發展,生動詮釋了“奔走國是、關注民生”的盟員擔當。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立足新起點,民盟天津市委會將繼續依托文化界別優勢,助力廣大盟員藝術家深耕創作沃土,在守正創新中推出更多浸潤人心的優秀作品,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注入不竭文化動力。
信息來源:民盟天津市委會微信公眾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